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瑞香花

瑞香花,中药名。为瑞香科植物瑞香DaphneodoraThunb.的花。原产我国,现多栽培于庭园。具有活血止痛,解毒散结之功效。常用于头痛,牙痛,咽喉肿痛,风湿痛,乳痈,乳房肿硬,风湿疼痛。

中文名称

瑞香花

别名

麝囊、蓬莱花、雪花、夺香花、野梦花、山梦花、雪地开花、红总管、雪冻花、雪里开花、蔓花草。

性味归经

味甘、辛,性平。归肺、肝、胃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止痛,解毒散结。
主治
用于头痛,牙痛,咽喉肿痛,风湿痛,乳痈,乳房肿硬,风湿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外用:捣敷;或煎水含漱。
注意事项
有麻醉性,内服宜慎。
药理作用

1、降低血液凝固性;

2、促进体内尿酸排泄。

相关论述

1、《药性考》:“清利头目,齿痛宜含。”

2、《纲目拾遗》:“稀痘,治乳岩初起。”

3、《全国中草药汇编》:“味辛、甘,性温。”

4、《花镜》:“瑞香一名蓬莱花。有紫、白、红三色。本不甚高,而枝干及婆娑,隔年发蕊,蓓蕾于叶顶,立春后即开花。紫如丁香者,其香更浓。叶边有黄晕者,名金边瑞香。又有似杨梅叶者,或球子者,挛枝者。其性喜阴耐寒,然又恶湿。”

5、《群芳谱》:“瑞香,高者三四尺许,枝干婆娑,柔条厚叶,四时长青,叶深绿色,有杨梅叶、枇杷叶、荷叶攀枝,冬春之交,开花成簇,长三四分,如丁香状,共数种,有黄花、紫花、白花、粉红花、三色花、梅子花、串子花,皆有香,惟挛枝花紫者香更烈,枇杷叶者结予。其始生于庐山,宋时人家种之始著。名挛枝者,其枝挛曲,如断折之状,其根绵软,而香叶光润。似橘叶边有黄色者,名金边瑞香,枝头甚繁,体干柔韧,性畏寒,冬月须收暖室或窖内,夏月置之阴处,勿见日,此花名麝囊,能损花,宜另种。”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咽喉肿痛:鲜白瑞香花及根12g。放碗中捣烂,加开水擂汁服。

2、治齿痛:白瑞香花或根皮6g。水煎,打入鸡蛋2个(去壳整煮),俟蛋熟,食蛋及汤。或用鲜瑞香花杵烂,含痛处。

3、治乳岩初起:鲜瑞香花捣烂,加少许鸡蛋白同捣匀敷,每日换1次。(1-3方出自《江西民间草药》)

4、治风湿痛:瑞香花6g,桂枝9g。水煎服。并用瑞香树皮及叶120-240g,煎水洗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5、治眼痛:野梦花30g。煎水服,并熏洗患处。(《贵州草药》)

6、治吹乳:瑞香花二十朵,如无,用叶二十一片,同陈灶糖捣敷。(《疡医大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冬末春初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花黄褐色,为顶生头状花序,无总花梗,基部具数枚早落苞片;花被筒状,外侧被灰黄色绢状毛,裂片4,卵形,花盘环状,边缘波状,外被淡黄色短柔毛。气微,味甘、咸。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瑞香科瑞香属植物瑞香。
形态特征
瑞祥又名睡香、蓬莱紫、风流树、露甲。常绿灌木,高约2m。枝细长,淡褐色,光滑无毛。叶互生;椭圆状长圆形,长5-8cm,宽1.5-2cm,全缘,先端钝或短尖,基部近楔形,上面深绿,下面淡绿,均平滑无毛。花富有香气,白色或淡红色,无毛,长约1.2cm,成头状花序,生于枝端;苞片6-10,披针形,宿存;萼筒外部具柔毛,4裂,长约8mm;无花冠;雄蕊8;雌蕊1,子房光滑。果实为浆果状,圆球形,红色。花期3-5月。
生长环境
原产我国,现多栽培于庭园。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