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耳蕨

峨嵋耳蕨,中药材名。本品为鳞毛蕨科植物峨嵋耳蕨的全株。功能主治为:清热。水煎服,治胃热症。
中文名称
别名
药材分类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利尿。
主治
《中国药植志》:清热。水煎服,治胃热症。
植物学信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而斜升,顶端密被棕色卵形小鳞片。叶簇生;柄长达13厘米,稻秆色,坚实;叶倒披针形,长15~25厘米,宽4~7厘米,先端渐尖形,细密3回羽状复叶,第1回小叶多数,密,互生,几无柄,披针形,长2~3厘米,近于基部者稍短,且带下向;第2回小叶6~12对,卵状椭圆形,基部渐狭,循中肋延长;末回小叶2~3对,通常深2裂,裂片短线形,宽不及1毫米,先端锐尖,全缘,具一小脉,不达于顶,纸质,绿色,下面略具小鳞片;孢子囊群小,圆形,每裂片1个,通常着生于叶脉之端,孢子囊群盖圆膜质,与裂片等宽,不久即脱落。
分布区域
分布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