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脉

带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出自《素问·痿论》等篇。它起始于季胁部的下面,斜向下行至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横行绕身一周。带脉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功能是约束纵行诸经脉,起到协调和柔顺作用。
名称
出处
位置
主治
功能
名词释义
带脉中的“带”字,含有“腰带”的意思,因其如同腰带一般横行于腰腹,宛如一条环绕的束带,故得名带脉。此外,“带”有妇女带下的意思,古代妇科医生常被称为带下医,这表明了带脉与女性白带、月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功能作用
带脉具有总束诸脉、固摄下元、通调百脉、调控人体生命活动、贯通三焦等功能作用。
1、总束诸脉:带脉围腰腹一周,犹如束带,是全身唯一的一条横行的经脉,能够约束纵行诸脉,如任脉、督脉、冲脉等。杨玄操《难经·注》说:“带之为言,束也。言总束诸脉,使得调柔也。”
2、固摄下元:带脉横行绕腰腹一周,而腰腹为胞宫和下焦之位,约束诸脉,也就能达到固摄下元的作用。因此,带脉配合冲脉、任脉,与男女生殖器官的关系尤为密切。
3、通调百脉:带脉位于腰腹部,环腰贯脐,可以通调百脉,使气血升降开阖有序。
4、调控人体生命活动:带脉连接先天之根、后天之本,能够调控人体的生命活动。
5、贯通三焦:带脉能够贯通三焦,协同三焦发挥通调水道、运行水谷和通行元气的功能。
定位
带脉为横行腰腹,绕身一周的经脉,前平脐,后平十四椎(第二腰椎)。
详细主治
1、妇科经带病证,如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
2、痿证,表现为下肢软弱无力,或伴有肌肉萎缩。
3、胞胎不固,如滑胎等。
4、内脏下垂,如子宫脱垂等。
5、肾着证,表现为腹部胀满、腰部酸困、腰部如有重物、腰及下肢怕冷等。
6、少腹拘急、疝气下坠等证。
详细操作
在临床上,若患者出现带脉相关的病症,可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采用针刺、艾灸等方法进行治疗。
临床运用
带脉是古籍中明确记载的唯一一条横行经脉,经临床研究发现,其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1、妇科疾病: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二脉与女性生殖系统联系密切。而带脉约束冲任气血盈亏,带脉在体腔的循行线联络胞宫,故临床中妇科疾病尤其是月经病、带下病,常可通过调理带脉达到治疗效果。
2、痿病:痿病是指肢体筋脉迟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疾病。脾主四肢肌肉,痿病多责之于阳明,冲脉隶属阳明,带脉约束诸经,阳明虚则气血无以润,冲脉虚则气血无以行,带脉虚则诸经无以约束,导致宗筋迟缓无力,发为痿病。治疗痿病,不仅需要选取多气多血的阳明经穴以补益气血,濡养宗筋,还需要充实带脉以复约束之职,使气血得以畅通,诸筋得以濡养,束骨利机关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
3、腰痛:带脉围于腰间,固护气机,维持腰部俯仰及脏腑气血阴阳的正常运行。若带脉约束失职,则气机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气血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发为腰痛。因此,调养带脉对缓解腰痛有积极作用。
4、腹型肥胖:腹型肥胖多是由于带脉约束失职,影响脾脏升清降浊的功能,脾脏无以运化水谷精微,酿生痰湿、膏浊,日久膏脂堆积于腹部而成。通过通调带脉,则痰湿、膏浊得以运化,机体代谢得以改善。临床中,可采用针刺、穴位埋线等方式通调带脉治疗腹型肥胖。
5、胞胎不固及子宫脱垂:带脉能够维系各纵行经脉的正常生理位置,帮助胞胎升提不堕,亦使下焦脏器维系于其位,如同系带。如果带脉虚弱、约束无力,则可致胞胎不固而堕下,子宫升提之力不足而溺下。临床上,对带脉进行调治,可以增强其约束能力,从而起到治疗效果。
6、其他:除上述疾病外,带脉也可应用于内科杂病、皮肤病,甚至外科疾病的治疗。有文献显示,前列腺增生症、顽固性荨麻疹、骨质疏松、骶髂关节综合征等疾病,均与带脉有所联系,故可通过刺激带脉,通调一身经络,调节全身气血的运行,起到治疗效果。
相关论述
1、关于带脉循行部位的古籍摘要
(1)《难经·二十八难》:“带脉者,起于季肋,回身一周。”
(2)《奇经八脉考》:“带脉者,起于季肋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围身一周,如束带然。又与足少阳会于五枢、维道,凡八穴。”
(3)《灵枢·经别》:“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
(4)《素问·痿论》:“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总宗筋只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
(5)《儒门事亲》说:“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歧,皆络带脉。”
2、关于带脉相关病候的古籍摘要
(1)《难经·二十九难》:“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2)《明堂》:“带脉二穴,主腰腹纵,溶溶如囊水之状。妇人少腹痛,里急瘛瘲,月事不调,赤白带下,可针六分,灸七壮。”
(3)《奇经八脉考》:“杨氏曰:‘妇人恶露,随带脉而下,故谓之带下。’王海藏曰:‘小儿㿗疝。可灸章门三壮而愈,以其与带脉行于厥阴之分,而太阴主之。”
(4)《儒门事亲》:“因诸经上下往来,遗热与带脉之间,客热郁抑,白物满溢,随溲而下,绵绵不绝,是为白带。”
(5)《脉经·平奇经八脉病》:“左右绕脐,腹腰脊痛,冲阴股也。”
(6)《脉经·手检图》:“苦少腹痛引命门,女子月水不来,绝继复下止,阴辟寒,令人无子;男子苦少腹拘急或失精也。”
(7)《素问·痿论》:“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