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竹根

扁竹根,中药名。为茑尾科茑尾属植物蝴蝶花Iris japonica Thunb.的根茎或根。具有杀虫,通便,利水,解毒的功效。主治虫积腹痛,食积腹胀,热结便秘,水肿,癥瘕,臌胀,久疟,牙痛,咽喉肿痛,疮肿,瘰疬,跌打损伤,子宫脱垂,蛇犬咬伤。
中文名称
别名
性味归经
毒性
药材分类
功效作用
虫积腹痛,食积腹胀,热结便秘,水肿,癥瘕,臌胀,久疟,牙痛,咽喉肿痛,疮肿,瘰疬,跌打损伤,子宫脱垂,蛇犬咬伤。
根茎含鸢尾醛类:异德国鸢尾醛,射干醛,28-去乙酰基射干醛,16-O-乙酰基异德国鸢尾醛。并含有鸢尾醛的脂肪酸酯,洋鸢尾醛等。
1、《草木便方》:“治水饮积聚,食积,蛊毒邪气,瘰疬,疯狗咬伤,杀鬼魅。”
2、《草药新纂》:“治咽喉肿痛,采根捣汁漱口。”
3、《分类草药性》:“消饱胀,噙蛾子,并治跌打损伤。”
4、《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利尿逐水。治肾炎水肿。”
5、《上海常用中草药》:“泻下通便,治便秘。”
6、《贵州草药》:“清热解毒,固脱,杀虫。治臌胀,年久疟疾,蛔虫积痛,牙痛,子宫脱垂。”
7、《贵州民间方药集》:“健脾胃,利水消肿。治臌胀,消化不良等。”
8、《湖南药物志》:“滋阴降火,止渴除烦。治肺劳咳血,小儿发热。”
9、《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行气。治毒蛇咬伤,肠梗阻。”
临床应用
1、治食积腹胀:扁竹根、臭草根、香附子各9g。煎水服。(《万县中草药》)
2、治急性黄疸型肝炎:蝴蝶花根15g,车前草、茵陈各0g。煎服。(《安徽中草药》)
3、治肾炎水胂,便秘:(扁竹根)鲜根状茎15g,水煎服;或鲜根状茎12-30g,捣烂敷脐部,每日换药1次。(《浙江药用植物志》)
4、治子宫脱垂:扁竹根60g,捣绒炒热,包患处。(《贵州草药》)
5、治小儿发热:蝴蝶花根6g,佛甲草9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6、治风寒肿结:紫燕鲜茎根60g,活蟾蜍1只。同捣为泥,敷于患处。每日换2次。(福州台江《民间实用草药》)
7、治毒蛇咬伤:扁竹根、蓍草各等分。捣烂敷患处(《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