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苍耳

苍耳,中药名。为菊科苍耳属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X.strumarium L.]或蒙古苍耳X.mongolicum Kitag.的全草。具有祛风散热,除湿解毒的功效。主治感冒,头风,头晕,鼻渊,目赤,目翳,风湿痹痛,拘挛麻木,风癞,疔疮,疥癣,皮肤瘙痒,痔疮,痢疾。

中文名称

苍耳

别名

卷耳、地葵、白胡荽、常思、常思菜、羊负来、进贤菜、喝起草、佛耳、野茄、猪耳、痴头婆、粘粘葵、假矮瓜、白猪母络、疔疮草、野落苏、狗耳朵草、苍子棵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微寒;归肺、脾、肝经

毒性

小毒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散热,除湿解毒。
主治

感冒,头风,头晕,鼻渊,目赤,目翳,风湿痹痛,拘挛麻木,风癞,疔疮,疥癣,皮肤瘙痒,痔疮,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大剂量30-60g;或捣汁;或熬膏;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或熬膏敷。

注意事项

内服不宜过量;气虚血亏者慎服。

1、《千金方》:“不可共猪肉食。”

2、《新修本草》:“忌米泔。”

3、《纲目》:“最忌猪肉及风邪,犯之则遍身发出赤丹。”

4、《本草从新》:“散气耗血,虚人勿服。”

5、《得配本草》:“忌马肉。”

化学成分

全草含苍耳苷即β-谷甾醇葡萄糖苷,隐苍耳内酯,苍耳内酯,咖啡酸,1,4-二咖啡酰奎宁酸,β-谷甾醇,豆甾醇,二十八醇,β-香树脂醇等。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苍耳叶浸剂抑制蛙心的兴奋传导,导致心脏阻滞;并能扩张离体兔耳血管;在蛙后肢灌流中,引起血管先扩张后收缩。叶的酊剂对猫静注可引起短暂的血压下降,并抑制脊髓反射的兴奋性。

2、细胞毒作用:苍耳的粗提取物及叶黄制菌素(苍耳素)对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P388、小鼠白血病L1210细胞株及人支气管表皮样瘤NSCL-N6细胞株呈现较高的体外细胞毒活性,而体内细胞毒活性较弱。

3、抗寄生虫作用:苍耳叶的50%乙醇提取物在体内外均有抗锥体虫病活性。

相关论述

1、《别录》:“治膝痛,溪毒。”

2、《药性论》:“主肝家热,明目。”

3、《本草拾遗》:“叶挼安舌下,令诞出,去目黄好睡。”

4、《本草蒙筌》:“痔发肛门,煎汤熏妙。”

5、《得配本草》:“治诸风攻脑,头晕闷绝。”“大风疠疾。”“伏硇砂。”

6、《草木便方》:“发散风湿,清头目。治牙疼,鼻渊,肢痹痛,痈疽,疔疡。”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药膳食疗:

苍耳苡仁粥:

功效:散风除湿。肝炎兼风寒湿痹、四肢挛痛患者宜食用。

原材料:苍耳子10g,苡仁20g,大米100g,白糖10g。

做法:把苍耳子、苡仁去杂质、洗净,大米淘洗干净。把大米、苍耳子用纱布包好,苡仁、白糖同放锅内,加水600毫升。把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45分钟,取出苍耳子即成。

用法:每日1次,每次吃粥10g。

相关配伍

1、治中风伤寒头痛,又疔肿困重:生捣苍耳根叶,和小儿尿绞取汁,冷服一升,日三度。(《食疗本草》)

2、治齿风动痛:苍耳一握,以浆水煮,著盐含之。(《外台》)

3、治妇人血风攻脑,头旋闷绝,忽死到地,不知人事:喝起草嫩心,阴干为末,以常酒服一大钱。(《斗门方》)

4、治目上星翳:鲜苍耳草,捣烂涂膏药上,贴太阳穴。

(《浙江民间草药》)

5、治癞:嫩苍耳、荷叶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袖珍方》)

6、治赤白汗斑:苍耳嫩叶尖和青盐擂烂。五六月间擦之,五七次。(《摘玄方》)

7、治妇人风瘙隐疹,身痒不止:苍耳花、叶、子等分。捣细箩为末,每服,以豆淋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8、治淋巴结核,无名肿毒:苍耳全棵适量。切碎,用水煮,去渣,将水再熬,直至熬成黑膏。将膏涂布上,贴患处,每7日换1次。(《河南中草药手册》)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5-7月割取全草,切段晒干或鲜用。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霉。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菊科苍耳属植物苍耳或蒙古苍耳。
形态特征
1、苍耳:一年生草本,高20-90cm。根纺锤状,分枝或不分枝。茎直立不分枝或少有分枝,下部圆柱形,上部有纵沟,被灰白色糙伏毛。叶互生;有长柄,长3-11cm;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心形,长4-9cm,宽5-10cm,近全缘,或有3-5不明显浅裂,先端尖或钝,基出三脉,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被粗糙或短白伏毛。头状花序近于无柄,聚生,单性同株;雄花序球形,总苞片小,1列,密生柔毛,花托柱状,托片倒披针形,小花管状,先端5齿裂,雄蕊5,花药长圆状线形;雌花序卵形,总苞片2-3列,结成囊状卵形,2室的硬体,外面有倒刺毛,顶有2圆锥状的尖端,小花2朵,无花冠,子房在总苞内,每室有1花,花柱线形,突出在总苞外。成熟的具瘦果的总苞变坚硬,卵形或椭圆形,连同喙部长12-15mm,宽4-7mm,绿色,淡黄色或红褐色,外面疏生具钩的总苞刺,刺细,长1-1.5mm,基部不增粗,喙长1.5-2.5mm;瘦果2,倒卵形,瘦果内含1颗种子。花期7-8月,果期9-10月。2、蒙古苍耳:本种与苍耳的区别是:成熟的具瘦果的总苞椭圆形,连喙长18-20mm,宽8-10mm,外面具较疏的总苞刺,总苞刺坚硬,刺长2-5.5mm(通常5mm),基部增粗。
分布区域
1、苍耳:分布于全国各地。2、蒙古苍耳:分布于河北(易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
生长环境
1、苍耳:生于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边、沟旁、田边、草地、村旁等处。2、蒙古苍耳:生于干旱山坡或砂质荒地。
生长见习
喜温暖稍湿润的气候。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繁殖方式
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法。
栽培技术
1、直播:4月按株距45cm×45cm开穴,穴深6-8cm,每穴播8颗左右,覆土,稍加镇压,浇水。2、育苗移栽法:3-4月育苗,播种后待苗高10cm左右移栽,每穴3-4株。
病虫防治
虫害有菜青虫、苍耳虫、地老虎等为害。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