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血竭

草血竭,中药名。为蓼科蓼属植物草血竭Polygonum paleaceum Wall.的根茎。具有散瘀止血,下气消积解毒,利湿的功效。主治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吐血,咯血,衄血,经闭,崩漏,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积停滞,痢疾,肠炎,水肿,疮毒,蛇咬伤,烫火伤。
中文名称
别名
性味归经
药材分类
功效作用
1、抗炎镇痛作用:草血竭乙醇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均有抑制作用,热板法试验有镇痛作用,其抗炎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稳定溶酶体膜和减少炎性细胞因子如Ⅱ1B和TNFa的生成有关。
2、抗肿瘤作用:草血竭在体内外均有抗肿瘤作用,草血竭体外抑制K562和HL-60的IC50为26.2-36.7mg/L、1.6g/kg,对S180和Hep抑制率分别为47.3%和52.9%。
3、对胃肠功能的影响:草血竭提取物能抑制小鼠排便反射,延缓胃排空,抑制肠内容物推进,并有镇痛作用,但不影响兔离体肠管自发性和乙酞胆碱诱发的收缩。
1、《滇南本草》:“宽中下气,消宿食,消痞块年久坚积板硬,胃气疼,面寒疼,妇人癥瘕。消浮肿,破瘀血,止咳嗽。”
2、《贵州草药》:“清热和血,止痢,止血,定惊。”
3、《全国中草药汇编》:“活血散瘀,止血止痛,收敛。治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肠炎,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临床应用
1、治男女痞块疼痛,癥瘕积聚:草血竭焙为末。每服一钱,砂糖热酒服。气盛者,加槟榔、台鸟。(《滇南本草》)
2、治跌打损伤肿痛:草血竭15g,接骨草(陆英)18g。水煎,加酒少许兑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
3、治外伤出血:草血竭研粉,外涂伤口。(《云南中草药选》
4、治吐血,咯血,衄血:草血竭15g,血盆草30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
5、治菌痢:草血竭干粉3-5g,吞服,每日3次。(《云南中草药选》)
6、治寒湿气浮肿:草血竭三钱茴香根三钱,草果子二钱。共为末,同鳅鱼煮吃三四次。(《滇南本草》)
7、治水肿、胁下有包块:草血竭15g,马鞭草18g,大蓟30g。水煎服。(出自《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
8、治疮肿及蛇伤:草血竭研末,适量外敷。(出自《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
9、治烫伤,火伤鸢头鸡:研末3g,冰片1.5g。调蓖麻油外搽患处。(出自《贵州草药》)
10、治母猪疯:鸢头鸡研末3g,白矾末1.5g。开水吞服。(出自《贵州草药》)
11、治产后血虚:鸢头鸡9g,玉竹15g,萓草根6g。炖肉吃。(出自《贵州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