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伽喃香

伽喃香,中药名。为瑞香科植物沉香或白木香含有沉香树脂的沉香木。具有理气,止痛,通窍的功效。治胸闷不舒,气滞疼痛,风痰闭塞。功胜沉香。

中文名称

伽喃香

别名

奇南香、琪喃、奇楠

性味归经

味辛、苦、甘,性温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理气,止痛,通窍。
主治
主要用于胸闷不舒,气滞疼痛,风痰闭塞。功胜沉香。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1-3g,煎时宜后下;粉末调服0.5-1g。
相关论述

1、《本草汇言》:与沉香同。性气较沉香润缓。能缩二便。

2、《药性考》:下气辟恶,风痰闭塞,通窍醒神。

3、《纲目拾遗》:固脾保肾。入汤剂,能闭精固气。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取沉香中油性(树脂)足、体质重而性糯的木材条块,削去其含油少而色淡的部分。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多呈长方形之条状或块状,外表绿褐色(绿油伽喃香)或紫黑色(紫油伽喃香),油润光滑,很少夹有杂质。锯开后,断面黑褐色或紫黑色,油性重。用刀刮屑,能捻捏成丸。香气浓郁,味苦微辛。产于印度、马来西亚等地。我国海南岛亦产。伽喃香商品,按形色、品质而分绿油、紫袖、黑油、青丝、金丝及伽喃角等规格。其中以绿油伽喃香和紫油伽喃香品质最优。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瑞香科植物沉香或白木香。
形态特征

1、沉香:常绿乔木,高达30m。幼枝被绢状毛。叶互生,稍带革质;具短柄,长约3mm;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5.5-9cm,先端渐尖,全缘,下面叶脉有时被绢状毛。伞形花序,无梗,或有短的总花梗,被绢状毛;花白色,与小花梗等长或较短;花被钟形,5裂,裂片卵形,长0.7-1cm,喉部密被白色绒毛的鳞片10枚,外被绢状毛,内密被长柔毛,花冠管与花被裂片略等长;雄蕊10,着生于花被管上,其中有5枚较长;子房上位,长卵形,密被柔毛,2室,花柱极短,柱头扁球形。蒴果倒卵形,木质,扁压状,长4.6-5.2cm,密被灰白色绒毛,基部有略为木质的宿存花被。种子通常1颗,卵圆形,基部具有角状附属物,长约为种子的2倍。花期3-4月,果期5-6月。

2、白木香:常绿乔木,植株高达15m。树皮灰褐色;小枝叶柄及花序均被柔毛或夹白色绒毛。叶互生;叶柄长约5mm;叶片革质,长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6-12cm,宽2-4.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疏毛,后渐脱落,光滑而亮。伞形花序顶生和腋生;小花梗长0.5-1.2cm;花黄绿色,被绒毛;花被钟形,5裂,矩圆形,长约7mm,宽约4mm,先端钝圆,花被管喉部有鳞片10枚,密被白色绒毛,长约5mm,基部连合成一环;雄蕊10,花丝粗壮;子房卵形,密被绒毛。蒴果倒卵形,木质,扁压状,长2.5-3cm,密被灰白色毛,基部具稍带木质的宿存花被。种子黑棕色,卵形,长约1cm,先端渐尖,种子基部延长为角状附属物,红棕色,长达2cm,上部扩大。花期3-5月,果期5-6月。

分布区域

1、沉香:国外分布于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等国。我国热带地区有引种。

2、白木香: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

生长环境

1、沉香:野生或栽培于热带地区。

2、白木香:生于平地、丘陵的疏林或荒山中,有少量栽培。

生长见习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短期霜冻,耐旱。幼龄树耐阴,成龄树喜光,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可在红壤或山地黄壤上生长,在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的壤土上生长较快,但结香不多。在瘠薄的土壤上生长缓慢,长势差,但利于结香。
繁殖方式
用种子繁殖。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在秋季果熟期,采摘果皮开裂的种子,播于苗床上,按行株距15cm×10cm下种,每1h㎡用种量75kg。幼苗经培育1年,苗高50-80cm,按行株距2m×1.5m挖穴移栽定植。
病虫防治
虫害有卷叶蛾,每年夏、秋间幼虫吐丝将叶片卷起,在内蛀食叶肉。卷叶前用25%杀虫眯水剂500倍液喷雾。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