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凤尾草

凤尾草,中药材名。为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草Pteris multifida Poir.的全草或根。具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痢疾,泄泻,淋浊,带下,黄疸,疔疮肿毒,喉痹乳蛾,淋巴结核,腮腺炎,乳腺炎,高热抽搐,蛇虫咬伤,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及外伤出血。

中文名称

凤尾草

别名

井口边草、小金星凤尾、铁脚鸡、山鸡尾、井茜、井阑草、石长生、凤凰草、井边茜、旋鸡头、阉鸡尾、凤尾蕨、野鸡尾、青蕨、鸡脚草、百脚草、龙须草、金鸡尾、腊肾草、百脚鸡、金鸡爪、井口鸡胶舌、井栏茜、小叶凤尾草

性味归经

味淡、微苦,性寒;归大肠、肝、心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凉血止血。

主治

痢疾,泄泻,淋浊,带下,黄疸,疔疮肿毒,喉痹乳蛾,淋巴结核,腮腺炎,乳腺炎,高热抽搐,蛇虫咬伤,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及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1、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捣汁。

2、外用:捣敷。

注意事项

虚寒泄痢及孕妇禁服。

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蕨素(pterosin)B、C、F、O、S,蕨素C-3-O-葡萄糖甙(pterosinC-3-O-β-D-glucoside);又含贝壳杉烷(烯)化合物:2β,15α-二羟基-对映-16-贝壳杉烯(2β-15α-dihydroxy-ent-kaur-16-ene),2β,16α-二羟基-对映-贝壳杉烷(2β,16α-dihydroxy-ent-kaurane),大叶风尾苷(creticaside)A、B4还含有黄酮类:芹菜素7-O-葡萄糖苷(apigenin7-O-β-D-glucoside),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luteolin-7-O-β-D-glucoside)。根茎含有贝壳杉烷(烯)化合物:谷甾醇(β-sitosterol),2β-15α-二羟基(-)-16贝壳杉烯[2β,15α-dihydroxy(-)kaur-16-ene),2β,6β,15α-三羟基(-)-16贝壳杉烯〔2β,6β,15α-trihyDruxy(-)kaur-16-ene),大叶凤尾苷B。

药理作用

1、抗微生物作用:凤尾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曲霉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青霉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对黄曲霉基本上没有抑制作用。

2、抗肿瘤、抗突变作用:从凤尾草地上部分得到的两种双萜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中等的细胞毒性。凤尾草热水提取物在沙门菌/微粒体试验中对苦酮酸诱导的突变有抗突变作用。凤尾草全草药液体外对人离体急性髓细胞性自血病细胞无特异性杀伤作用。

相关论述

1、《履巉岩本草》:捣末,涂发背疮上,效。根,主生发,浸油涂头。

2、《生草药性备要》:洗疳、疔、痔,散毒,敷疮。治蛇虫咬诸毒,刀伤,能止血生肌,春汁调酒服,渣敷患处;研末收贮,治气痛。

3、《植物名实图考》:治五淋,止小便痛。

4、《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热毒,消肿,清火。治痈疮,乳痈,淋症,解烟毒。

5、《岭南采药录》:晒干为末,治气痛热痛。

6、《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治小儿惊风夜哭。

7、《湖南药物志》:解热利水,消肿解毒,止呕,接骨生肌,止痛止血,解酒毒。主治疳积,感冒,目翳。

8、《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淋浊、痢疾、瘰疬。

9、《浙江药用植物志》:主治菌痢肠炎,黄疸型肝炎,尿路感染,便血,尿血,胃热吐血,遗精,白带,咽喉肿痛,肺脓疡。

10、《福建药物志》:主治鼻衄,咳血,蜊虫性肠梗阻,风火牙痛咽喉肿痛,口腔炎,疔。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痢疾:凤尾草30g,地锦草15g,水煎。糖调服。(江西《草药手册》)

2、治五淋白浊,赤白带下:凤尾草、海金沙、薏苡根、车前草各12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3、治内痔出血、尿血:鲜凤尾草、鲜旱莲草各30g,猪瘦肉120g。煮服。(江西《草药手册》)

4、治尿路结石:凤尾草、白花蛇舌草各15g车前草、金钱草各30g。煎服。(《安徽中草药》)

5、治五毒发背:小金星风尾和根洗净,用慢火焙干,称四两,入生甘草一钱。捣末,分作四服。每服用酒一升已来,煎三二沸后,更以冷酒三二升相和,入瓶器内,封却。时时饮服,忌生冷油腻毒物。(《履巉岩本草》

6、治蛇虫蜈蚣咬伤:凤尾草叶60g,酢浆草嫩叶30g。共捣烂敷伤处。(江西《草药手册》)

7、治咳嗽,痰中带血:凤尾草根茎(除去须根)30g左右,加苦参、枯梗各12-15g。水煎,冲入红糖,黄酒适量。每日早晚饭前各服1次。(《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相关配伍

1、凤尾草配马齿苋

凤尾草长于清热解毒,马齿苋长于凉血止痢。二药配伍,共奏清热凉血解毒,止泻止痢之效,适用于湿热所致之泄泻、痢疾。

2、凤尾草配车前草

凤尾草清热利湿,车前草利尿通淋。二药配伍,增强清热通淋之功,适用于湿热淋浊及带下证。

3、凤尾草配墨旱莲

凤尾草清热解毒止血,墨旱莲养阴凉血止血。二药配伍,增强清热凉血止血之效,适用于血热所致之尿血、便血、痔疮出血。

相关药品

肠胃适胶囊、尿感宁颗粒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四季或夏秋两季采收,晒干。

炮制方法

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

2、炮炙:取净原材料,鲜用或晒干。

保存方法

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避免受潮和阳光直射。

药材鉴别

鉴别

取本品粗粉1g,加100ml甲醇,于水浴上回流提取10min,乘热过滤。取滤液1ml,加盐酸4-5滴及少量镁粉,溶液显橙红色。(检查黄酮类)

药材性状

多扎成小捆。全草长25-70cm。根茎短,棕褐色,下面丛生须根,上面有簇生叶,叶柄细,有棱,棕黄色或黄绿色,长4-30cm,易折断,叶片草质,一回羽状,灰绿色或黄绿色;不育叶羽片长4-8cm,边缘有不整齐锯齿,能育叶长条形,宽3-6cm,边缘反卷,孢子囊群生于羽片下面边缘。气微,味淡或微涩。

饮片性状

同“药材性状”。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凤尾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地下茎粗壮,密被线状披针形的黑褐色鳞片。叶丛生,叶柄长5-23cm,灰棕色或禾秆色,无毛;生孢子囊的孢子叶2回羽状分裂,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中轴具宽翅,羽片3-7对,对生或近对生,上部的羽片无柄,不分裂,先端渐尖,长线形,全缘,顶端的羽片最长,下部的羽片有柄,羽状分裂或基部具1-2裂片,羽状分裂者具小羽片数枚,长线形,小羽片在叶轴上亦下延成翅,叶脉明显,细脉由中脉羽状分出,单一或二叉分枝,直达边缘;不生孢子囊的营养叶叶片较小,2回小羽片较宽,线形或卵圆形,边缘均有锯齿。孢子囊群线形,沿孢子叶羽片下面边缘着生,孢子囊群盖稍超出叶缘,膜质。

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山西、陕西等地。

道地产区

主产于广东、广西、湖南。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800m以下的石灰岩缝内或墙缝、井边。

生长见习

喜温暖湿润环境,性强光,宜选山沟、墙脚等阴湿地栽培。

繁殖方式

分株繁殖

栽培技术

春季将母根挖出,分开穴栽,穴距离5-8cm,一般大株可分3-5株丛不等,覆土压紧后浇水。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