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黄皮果

黄皮果,中药名。为芸香科黄皮属植物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Quina-ria lansium Lour.】的成熟果实。具有行气,消食,化痰的功效。主治食积胀满,脘腹疼痛,疝痛,痰饮咳喘。

中文名称

黄皮果

别名

黄皮子、黄弹子、黄弹、金弹子

性味归经

味甘、酸,性温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行气,消食,化痰。
主治
食积胀满,脘腹疼痛,疝痛,痰饮咳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注意事项
《本草求原):“多食动火,发疮节。”
化学成分
黄皮种子含黄皮新肉桂酰胺A、B、C、D。
相关论述

1、姚可成《食物本草》:“主呕逆痰水,胸膈满痛,蛔虫上攻,心下痛。”

2、《本草求原》:“行气。嫩者腌晒干,醒酒开胃。”

3、《全国中草药汇编》:“化痰消食。主治食积胀满,痰饮咳喘4.《食物中药与便方》:“宣解郁热,理疝痛。”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食积胀满:腌黄皮果15-30g,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2、治肝胃气痛:生黄皮果晒干,每日10个,水煎服。(出自《食物中药与便方》)

3、治蛔虫上攻,心下痛:黄皮果18g(鲜者60g),水煎,空腹服。(出自《食物中药与便方》)

4、治疝痛:黄皮果9-15g,橘核9-15g,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5、治痰咳哮喘:黄皮果,用食盐腌后,用时取15g,酌加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9月果实成熟时釆摘,鲜用、直接晒干或用食盐腌后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果实呈类圆形,直径0.8-2.3cm。外表面黄褐色或深绿色,具有皱纹。果肉较薄。种子扁卵圆形,长1.1-1.4cm,宽8-9mm,厚3-4mm,棕色或棕黄色,具个规则皱纹。气微,味辛、略苦。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芸香科黄皮属植物黄皮。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2m。幼枝、花轴、叶轴、叶柄及嫩叶下面脉上均有集生成簇的丛状短毛及长毛,有香味。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柄长4-8mm;小叶片5-13,顶端1枚最大,向下逐渐变小,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3cm,宽2.5-6cm,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不对称,边浅波状或具浅钝齿。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枝扩展,多花;萼片5,广卵形;花瓣5,白色,匙形,长不超过5mm,开放时反展;雄蕊10,长短互间;子房上位,5室,密被毛。浆果球形扁圆形,长1.2-3cm,淡黄色至暗黄色,密被毛。种子绿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