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子

黄芩子,中药名。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滇黄芩S.amoena C.H.Wright、粘毛黄芩S.viscidula Bunge或丽江黄芩S.likiangensis Diels的果实。主治肠澼脓血。
中文名称
药材分类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
主治
《别录》:主肠菖а。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
《别录》:主肠菖а。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8-9月果实成熟后采摘,晒干备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唇形科黄芩属植物黄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肥厚,肉质,径达2cm,伸长而分枝。茎基部伏地,上升,高30-120cm,基部径2.5-3mm,钝四棱形,具细条纹,近无毛或被上曲至开展的微柔毛,绿色或带紫色,自基部多分枝。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5-4.5cm,宽0.5-1.2cm,顶端钝,基部圆形,全缘,上面暗绿色,无毛或疏被贴生至开展的微柔毛,下面色较淡,无毛或沿中脉疏被微柔毛,密被下陷的腺点,侧脉4对,与中脉上面下陷下面凸出;叶柄短,长2mm,腹凹背凸,被微柔毛。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总状,长7-15cm,常再于茎顶聚成圆锥花序;花梗长3mm,与序轴均被微柔毛;苞片下部者似叶,上部者远较小,卵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4-11mm,近于无毛。花萼开花时长4mm,盾片高1.5mm,外面密被微柔毛,萼缘被疏柔毛,内面无毛,果时花萼长5mm,有高4mm的盾片。花冠紫、紫红至蓝色,长2.3-3cm,外面密被具腺短柔毛,内面在囊状膨大处被短柔毛;冠筒近基部明显膝曲,中部径1.5mm,至喉部宽达6mm;冠檐2唇形,上唇盔状,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三角状卵圆形,宽7.5mm,两侧裂片向上唇靠合。雄蕊4,稍露出,前对较长,具半药,退化半药不明显,后对较短,具全药,药室裂口具白色髯毛,背部具泡状毛;花丝扁平,中部以下前对在内侧后对在两侧被小疏柔毛。花柱细长,先端锐尖,微裂。花盘环状,高0.75mm,前方稍增大,后方延伸成极短子房柄。子房褐色,无毛。小坚果卵球形,高1.5mm,径1mm,黑褐色,具瘤,腹面近基部具果脐。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生于向阳草坡地、休荒地上,海拔60-1300(1700-2000)米。
生长见习
喜温暖,耐严寒,成年植株地下部分在-35℃低温下仍能安全越冬,35℃高温不致枯死,但不能经受40℃以上连续高温天气。耐旱怕涝,地内积水或雨水过多,生长不良,重者烂根死亡。排水不良的土地不宜种植。土壤以壤土和沙质壤士,酸碱度以中性和微碱性为好,忌连作。
繁殖方式
用种子、扦插和分根繁殖。
栽培技术
1、种子繁殖。(1)直播法:种子繁殖以直播为主,直播黄芩根系直,根叉少,商品外观品质好,同时省工。直播多于春季进行,一般在地下5cm地温稳定在12℃-15℃时播种,北方地区多在4月上中旬前后。(2)育苗移栽法:育苗移栽法可节省种子,延长生长时间,利于确保全苗,但较为费工,同时移栽黄芩主根较短,根叉较多,商品外观品质差,一般在种子昂贵或者旱地缺水直播难以出苗保苗时采用。2、扦插繁殖:扦插虽可繁殖,但生产中很少采用。扦插成败的关键在于扦插季节和取条部分。扦插时间以春季5-6月份扦插成活率高。插条应选茎尖半木质化的幼嫩部分,扦插成活率可达90%以上。3、分根繁殖:即挖取洞未萌发的3年生黄芩根茎,切取主根留供药用,然后根据根茎生长的自然形状分切成若干块,每块有芽眼2-3个即可栽种。分根繁殖虽然生长快,但繁殖系数太低,生产中很少采用。
病虫防治
1、叶枯病:可清洁田园,发端正初期喷洒1:1:200波尔多液,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2、根腐病:注意排水,实行轮作;及早拨出病株烧毁,病株处土壤用石灰消毒。3、黄芩舞蛾:可用90%敌百虫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