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灰藋

灰藋,中药名。为藜科藜属植物小藜Cheno podium serotinum L.的全草。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去湿,杀虫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腹泻,痢疾,荨麻疹,疮疡肿毒,疥癣,湿疮,疳疮,白癜风,虫咬伤。

中文名称

灰藋

别名

金锁天、灰藜、水落藜、灰条、灰涤菜、灰蒴、灰苋、灰苋菜、灰灰菜

性味归经

味甘、苦,性凉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疏风清热,解毒去湿,杀虫。
主治

风热感冒,腹泻,痢疾,荨麻疹,疮疡肿毒,疥癣,湿疮,疳疮,白癜风,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煎水洗;或捣敷;或烧灰调敷。
相关论述

1、《本草拾遗》:主恶疮,虫、蚕、蜘蛛等咬,捣碎和油敷之;亦可煮食,亦作浴汤,去疥癣风瘙;烧为灰,口含及内齿孔中,杀齿䘌甘疮。取灰三四度淋取汁,蚀息肉,除白癜风,黑子面,箸肉作疮。

2、《医林纂要》:去湿热。

3、《四川中药志》:能清热退烧。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荨麻疹:小藜全草,适量。煎水外洗。(《浙江药用植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3-4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全草灰黄色。叶片皱缩破碎,展开后完整叶通常具3浅裂,裂片具波状锯齿。花序穗状腋生或顶生。胞果包在花被内,果皮膜质,有明显的蜂窝状网纹,果皮与种皮贴生。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藜科藜属植物小藜。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0-450cm。茎直立,分枝,有角棱及条纹。叶互生;下部的叶片3裂,近基部的2裂片短,椭圆形或三角形,各裂片的下方通常有一小齿;中部的叶片椭圆形,边缘具波状牙齿,先端钝,基部楔形;上部的叶片渐小,狭长,有浅齿或近于全缘;叶片两面略被粉粒;叶柄细长而弱。花序腋生或顶生,花簇细而疏,被粉粒;花被片5,浅绿色,边缘白色,背面不具隆脊,向内弯曲;雄蕊5,伸出于花被外;柱头2,线状。胞果全体包于花被内。种子扁圆,黑色。果熟期6-7月。
分布区域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生长环境
野生于荒地或田间。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9-0044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