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金银花露

金银花露,中药名。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hypoglauca Miq.、山银花L.confusa DC.或毛花柱忍冬L.dasystyla Rehd.花蕾的蒸馏液。具有清热、清暑、解毒的功效。主治暑热烦渴、恶心呕吐、热毒疮疖、痱子。

中文名称

金银花露

别名

金银露、忍冬花露

道地产区

主产于河南、山东

性味归经

味甘、性寒,归心、脾、胃经

毒性

无毒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清暑、解毒。

主治

主治暑热烦渴、恶心呕吐、热毒疮疖、痱子。

用法用量

1、内服:隔水炖温饮,60-120g;或冲水代茶。

2、外用:涂擦。

不良反应

长期服用容易引起脾胃虚寒、食欲下降,甚至引起腹痛、腹泻等。体质虚寒或因慢性胃肠炎有胃痛、腹泻者,会诱发疾病或加重症状。

注意事项

1、服药时饮食宜清淡。

2、服用本药时,不宜同时服滋补性中成药。

3、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化学成分

金银花露为金银花的蒸馏液,因此,金银花露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金银花的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苯甲酸苄酯、肉桂酸甲酯、14-甲基十五酸甲酯、芳樟醇、香叶基丙酮、橙花叔醇、2,4-二叔丁基苯酚、二苯并噻吩等62种成分;同时也含有金银花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如绿原酸等。

药理作用

金银花露具有抑菌、镇静催眠、抗炎等药理作用。

相关论述

1、《金氏药帖》:“专治胎毒,及诸疮痘毒热毒。”

2、《广和帖》:“清火解毒,又能稀痘。”(1、2方引自《纲目拾遗》)

3、《纲目拾遗》:“能开胃宽中,解毒消火,暑月以之代茶,饲小儿无疮毒。尤能散暑。”

4、《中国医学大辞典》:“养血,止渴。治湿热痧痘,痈疽,梅毒,血痢。”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痈肿疔疮:可使痛散肿消,解热毒。若配五味消毒饮则有协同作用。

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初入营血等,本方可芳香疏散,清肺胃之热毒。

3、用于热毒血痢,可用本品生药炒炭同服效果较好。另外中暑引起的烦渴、咽痛、小儿热疖、痱子等,也有良好效果。

附注

对于需要中药治疗的患者,首先应在正规中医医院就诊,经专业中医辨证后开具中药处方。购药时应注意甄别药材供应商,推荐选择华润等大型医药企业,这类企业能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确保所售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品质与疗效。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末夏初,于晨露干后采摘含苞待放的花蕾或刚开的花朵,及时晒干或低温干燥。

炮制方法

1、取金银花62.5克,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收集约1000毫升的蒸馏液。然后取该蒸馏液,将其pH值调节至约4.5,加入适量的矫味剂,经过滤后制成1000毫升的溶液,进行灌封和灭菌处理,最终制得每瓶装6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340毫升(无蔗糖)的金银花露规格。

2、取金银花100克,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收集1400毫升的蒸馏液。然后加入适量的单糖浆,将溶液体积调整至1600毫升,进行过滤、灌装和灭菌处理。或者,取140克蔗糖和3.2克苯甲酸钠,加水溶解后加入蒸馏液中,并补充水至总量达到1600毫升,搅拌均匀。接着,加入适量的柠檬酸将pH值调整至4.0至4.5之间,再次混匀后进行过滤、灭菌和灌装,即可得到每瓶装6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340毫升(含蔗糖)的金银花露规格。

3、取金银花100克,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收集得到1600毫升的蒸馏液。然后向蒸馏液中加入30克蔗糖,充分混合均匀后进行过滤。接着对滤液进行灌装和封口,最后进行灭菌处理,即可制得每瓶装100ml、300ml(含蔗糖)的金银花露规格。

保存方法

密封,置阴凉处。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1、忍冬:花蕾呈细棒槌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个,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2、红腺忍冬:长2.5-4.5cm,直径0.8-2mm。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无毛或疏被毛。萼筒无毛,先端5裂,裂片长三角形,被毛。开放者花冠下唇反转,花柱无毛。

3、山银花:长1.6-3.5cm,直径0.5-2mm。萼筒和花冠密被灰白色毛,子房有毛。

4、毛花柱忍冬:长2.5-4cm,直径1-2.5mm。表面淡黄色微带紫色,无毛。花萼裂片短三角形。开放者花冠上唇常不整齐,花柱下部多密被长柔毛。

饮片性状

本品为无色至淡黄色的透明液体,气芳香,味微甜或甜。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或毛花柱忍冬。

形态特征

忍冬多年生半常绿缠绕及匍匐茎的灌木。小枝细长,中空,藤为褐色至赤褐色。卵形叶子对生,枝叶均密生柔毛和腺毛。夏季开花,苞片叶状,唇形花有淡香,外面有柔毛和腺毛,雄蕊和花柱均伸出花冠,花成对生于叶腋,花色初为白色,渐变为黄色,黄白相映,球形浆果,熟时黑色。幼枝洁红褐色,密被黄褐色、开展的硬直糙毛、腺毛和短柔毛,下部常无毛。叶纸质,卵形至矩圆状卵形,有时卵状披针形,稀圆卵形或倒卵形,极少有1至数个钝缺,长3-5cm,顶端尖或渐尖,少有钝、圆或微凹缺,基部圆或近心形,有糙缘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小枝上部叶通常两面均密被短糙毛,下部叶常平滑无毛而下面多少带青灰色;叶柄长4-8mm,密被短柔毛。总花梗通常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与叶柄等长或稍较短,下方者则长达2-4cm,密被短柔后,并夹杂腺毛;苞片大,叶状,卵形至椭圆形,长达2-3cm,两面均有短柔毛或有时近无毛;小苞片顶端圆形或截形,长约1mm,为萼筒的1/2-4/5,有短糙毛和腺毛;萼筒长约2mm,无毛,萼齿卵状三角形或长三角形,顶端尖而有长毛,外面和边缘都有密毛;花冠白色,有时基部向阳面呈微红,后变黄色,长(2-)3-4.5(-6)cm,唇形,筒稍长于唇瓣,很少近等长,外被多少倒生的开展或半开展糙毛和长腺毛,上唇裂片顶端钝形,下唇带状而反曲;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外面黄白色或淡绿色,密生短柔毛。花萼细小,黄绿色,先端裂,裂片边缘有毛。开放花朵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以花蕾未开放、色黄白或绿白、无枝叶杂质者为佳。果实圆形,直径6-7mm,熟时蓝黑色,有光泽;种子卵圆形或椭圆形,褐色,长约3mm,中部有1凸起的脊,两侧有浅的横沟纹。花期4-6月(秋季亦常开花),果熟期10-11月。

分布区域

忍冬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辽宁、陕西、甘肃等地。

道地产区

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河南、山东等省。

生长环境

忍冬生于山坡灌丛或疏林中、乱石堆、山足路旁及村庄篱笆边,海拔最高达1500m。

生长见习

忍冬喜阳光和温和、湿润的环境,生活力强,适应性广,耐寒,耐旱,在荫蔽处,生长不良。

繁殖方式

用种子和扦插繁殖。

栽培技术

1、种子繁殖:4月播种,将种子在35-40℃温水中浸泡24h,取出拌2-3倍湿沙催芽,等裂口达30%左右时播种。在畦上按行距21-22cm开沟播种,覆土1cm,每2天喷水1次,10余日即可出苗,秋后或第2年春季移栽,每1h㎡用种子15kg左右。

2、扦插繁殖:一般在雨季进行。在夏秋阴雨天气,选健壮无病虫害的1-2年生枝条截成30-35cm,摘去下部叶子作插条,随剪随用。在选好的土地上,按行距1.6m、株距1.5m挖穴,穴深16-18cm,每穴5-6根插条,分散形斜立着埋土内,地上露出7-10cm,左右,填土压实(透气透水性好的沙质土为佳)。

病虫防治

1、褐斑病:剪除病叶,然后用1∶1.5∶200比例的波尔多液喷洒,每7-10天1次,连续2-3次;或用65%代森锌500倍稀释液或托布津1000-1500倍稀释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2-3次。

2、白粉病:清园处理病残株;发生期用50%托布津1000倍液或BO-10生物制喷雾。

3、蚜虫:用40%乐果1000-1500倍稀释液或灭蚜松(灭蚜灵)1000-1500倍稀释液喷杀,连续多次,直至杀灭。

4、尺蠖:入春后,在植株周围1m内挖土灭蛹。幼虫发生初期,喷2.5%鱼藤精乳油400-600倍液;或用敌敌畏、敌百虫等喷杀,但花期要停止喷药。

5、炭疽病:清除残株病叶,集中烧毁;移栽前用1∶1∶150-200波尔多液浸种5-10分钟;发病期喷施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1000倍液。

6、天牛:成虫出土时,用80%敌百虫1000倍液灌注花墩。在产卵盛期,7-10天喷1次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发现虫枝,剪下烧毁;如有虫孔,塞入80%敌敌畏原液浸过的药棉,用泥土封住,毒杀幼虫。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