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蕨麻

蕨麻,中药名。为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蕨麻蕨麻 Potentilla anserina L.的块根。具有补气健脾,生津止渴的功效。主治病后血虚,营养不良,水肿,脾虚泄泻,风湿痹痛。

中文名称

蕨麻

别名

延寿果、鹿跑草、人参果

性味归经

味甘、微苦,性寒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补气健脾,生津止渴。
主治
病后血虚,营养不良,水肿,脾虚泄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注意事项
有痰饮、积滞及宿食内停者,慎用。
化学成分
蕨麻根含黄烷-3-醇化合物、黄酮苷类。
药理作用

1、抗应激作用:饲喂蕨麻提高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常压耐缺氧时间和耐寒能力。蕨麻灌胃延长小鼠在减压缺氧和窒息性缺氧状态下的存活时间等,提高小鼠对氧的利用率和氧耗速度。

2、其他作用:蕨麻水提液和醇提液灌胃提高氢化可的松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胸腺重量,激活受抑的网状内皮吞噬系统的吞噬功能,拮抗环磷酰胺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作用。蕨麻的活性部位蕨麻素灌胃对小鼠四氯化碳、半乳糖胺和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肝损伤有保护作用,降低肝匀浆内二醛含量,提高血清和肝脏过氧化物酶活力促进肝脏糖原合成,提高血清蛋白含量。

相关论述

1、《三边纪略》:“理血中邪湿,温补下元,去风痹历节痛。小儿食之,定惊悸。”(引自《纲目拾遗》

2、《本经逢原》:“不特有益老人,而婴儿先天不足者,尤为上药。”

3、《西藏常用中草药》:“健脾益胃,生津止渴,益气补血。主治脾虚腹泻。”

4、《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养胃健脾,利尿。”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脾胃虚弱,浮肿:蕨麻30g,大米30g。熬稀饭喝。(《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6-9月采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根纺锤形、圆球形、圆柱形或不规则形,微弯曲,长0.5-3.5cm,直径2-7mm;表面棕褐色,有纵皱纹。质坚硬而脆,断面平坦,类白色,有黄白相间的同心环纹,髓部淡黄色。气微清香,味微甜,嚼之有粘牙感。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蕨麻。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25cm。根圆柱状,具多数细长须根,部分须根局部膨大成长圆形的块根,肉质。匍匐茎细长,节上生根,被稀毛。基生叶为羽状复叶,小叶3-12对,卵状矩圆形或椭圆形,长1-3cm,宽0.6-1.5cm,先端圆钝,边缘有深锯齿,下面密生白色绵毛;小叶间有极小的小叶片;叶柄长,有白毛;托叶膜质;茎生叶有较少数小叶。花单生于匍匐茎的叶腋,黄色,花瓣比萼片长。瘦果卵形,具洼点,背部有槽。
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及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500-4100m的河岸、路边、山坡草地及草甸。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