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南酸枣

南酸枣,中药名。为漆树科南酸枣属植物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Roxb.)Burtt et Hill的果实(鲜)或果核。具有行气活血,养心安神,消积,解毒的功效。主治气滞血瘀,胸痛,心悸气短,神经衰弱,失眠,支气管炎,食滞腹满,腹泻,疝气,烫火伤。

中文名称

南酸枣

别名

五眼果、山枣子、人面子、广枣

性味归经

味甘、酸,性平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行气活血,养心安神,消积,解毒。
主治

气滞血瘀,胸痛,心悸气短,神经衰弱,失眠,支气管炎,食滞腹满,腹泻,疝气,烫火伤。

用法用量

1、内服:煎汤,30-60g;鲜果,2-3枚,嚼食;果核,煎汤,15-24g。

2、外用:果核煅炭研末,调敷。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广枣总黄酮对各种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有明显的对抗作用。从南酸枣果实中提取的总黄酮能明显降低小鼠耗氧速度和耗氧量,显著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广枣总黄酮能明显对抗大鼠因垂体后叶素所致心电图ST-T变化,有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和心律减慢的作用。广枣总黄酮能显著降低麻醉犬后冠脉阻力,使冠脉流量显著增加,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广枣总黄酮能明显减慢心律,降低血压和总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对动物耐缺氧和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2、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南酸枣果实中酚酸类化合物均具有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3、增强免疫功能:广枣总黄酮能显著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相关论述

1、《广西中草药》:“清热毒,杀虫收敛,消食滞。主治烫火伤,食滞腹满。”

2、《四川常用中草药》:“除湿,收敛。治湿热腹泻,口渴,吼喘等症。”

3、《实用蒙药学》:“行气活血,养心安神。主治气滞血瘀,心区作痛,神经衰弱,失眠,心跳气短,心神不安。”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慢性支气管炎:冬东子250g,炖肉吃。(《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

2、治疝气:酸枣种仁适量,磨水内服。(《壮族民间用药选编》)

3、治食滞腹痛:(南酸枣)鲜果2-3枚,嚼食。(《浙江药用植物志》)

4、治烫伤:酸枣树果核适量,烧灰存性,研末,茶油调涂患处。(《福建药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9-10月果熟时采收,鲜用,或取果核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果实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3cm,直径1.4-2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稍有光泽,具不规则的皱褶;基部有果梗痕。果肉棕褐色。核近卵形,红棕色或黄棕色,顶端有5个(偶有4或6个)明显的小孔。质坚硬。种子5颗,长圆形。无臭,味酸。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漆树科南酸枣属植物南酸枣。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8-20m。树皮灰褐色,片状剥落,枝紫褐色。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25-40cm;小叶7-15枚,对生,膜质至纸质,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4-12cm,宽2-5cm,先端尾状长渐尖,基部偏斜,全缘;侧脉8-10对。花杂性,异株;雄花和假两性花淡紫红色,成顶生或腋生的聚伞状圆锥花序,长4-10cm;雌花单生于上部叶腋内;萼片、花瓣各5;雄蕊10;子房5室;花柱5,分离。浆果椭圆形或倒卵形,长2-3cm,径约2cm,成熟时黄色,果核长2-2.5cm,径1.2-1.5cm,先端具5小孔。花期4月,果期8-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00-2000m的山坡、丘陵或沟谷林中,喜光,速生,适应性强。
生长见习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应性强,生长迅速。但不耐寒,要求充分阳光。对土壤要求不严,除过酸过碱土壤外,一般土壤均能种植。
繁殖方式
用种子繁殖。
栽培技术
果实夏、秋季成熟,采回晾干后,即可播种。因种子坚硬,用湿沙擦种皮,冷天浸种1天。条播或穴播,行株距30cm×30cm开穴播。覆土4cm,浇水,经常保持苗床湿润,当苗高35cm左右即可定植。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