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胶木

香胶木,中药名。为樟科植物毛黄肉楠Actinodaphne pilosa(Lour.)Merr.的树皮或叶。具有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跌打伤痛,坐骨神经痛,胃痛,疮疖肿毒。
中文名称
别名
性味归经
药材分类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止痛,解毒消肿。
主治
跌打伤痛,坐骨神经痛,胃痛,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饮。外用:适量,热敷。
1、《陆川本草》:“皮、叶:驱风,消肿,破积,解毒。”
2、《广西药植名录》:“叶:止咳。”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胃痛,坐骨神经痛:香胶木浸酒服。(《广西民族药简编》)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季采收。根,除去须根、泥土;树皮和叶,除去朵质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樟科植物毛黄肉楠。
形态特征
小乔木或灌木,高达4-6m。枝有棕色绒毛。叶互生,常3或5片近轮生;叶片革质,倒卵形成椭圆形,长12-20cm,宽5-12cm,先端急渐尖,基部急尖,新叶两面有红棕色绒毛,老叶上面光亮,下面有锈色毛;中脉及侧脉上面稍凸起,下面明显凸起;叶柄粗,长1.5-3cm,有绒毛。花单性,雌雄异株;圆锥状花序腋生;雄花序长6cm,雄花花被裂片椭圆形,长3mm,有长柔毛,雄蕊9,最内的3枚基部的腺体通常无柄,花丝有长柔毛,花药长圆形,退化雌蕊细小,柱头2浅裂;雌花序长10cm,雌花花被裂片长1.5-2mm,有缘毛,外面有长柔毛,退化雄蕊细小,雌蕊有长柔毛,花柱弯曲,柱头2裂。果球形,径4-6mm,果托盘状。花期8-12月。果期翌年2-3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混交林中,生于海拔500m以下的旷野从株或混交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