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藦子

萝藦子,中药名。为萝藦科植物萝藦Metaplexis japonica (Thunb.)Makino的果实。具有补益精气,生肌止血的功效。主治虚劳,阳萎,遗精,金疮出血。
中文名称
拉丁文名
别名
性味归经
药材分类
功效作用
功能
补益精气,生肌止血。
主治
主要用于虚劳,阳萎,遗精,金疮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8g;或研末。外用:捣敷。
化学成分
含混合甙约0.3%,其中糖分是多种脱氧糖:D-加拿大麻糖、D-沙门糖、L-夹竹桃糖、D-洋地黄毒糖。甙元是酯型妊烯类化合物,水解后产生热马酮、去酰牛皮消甙元、萝藦甙元、肉珊瑚甙元、乙酸、桂皮酸等。
1、《本草经集注》:补益精气,强盛阴道。
2、《唐本草》:主虚劳。
3、《本草拾遗》:主金疮,生肤止血,捣碎敷疮上。
4、《本草推陈》:适用于老人元阳虚弱,阳萎遗精。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治肾虚阳痿:萝藦子、补骨脂各9g,枸杞子12g,煎服。(《安徽中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萝藦科植物萝藦.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质藤本,长达8m。全株具乳汁;茎下部木质化,上部较柔韧,有纵条纹,幼叶密被短柔毛,老时毛渐脱落。叶对生,膜质;叶柄长3-6cm,先端具丛生腺体;叶片卵状心形,长5-12cm,宽4-7cm,选择端短渐尖,基部心形,叶耳圆,长1-2cm,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无毛;侧脉10-12寸,在叶背略明显。总状式聚伞花序腑生或腑外生;总花梗6-12cm,被短柔毛;花梗第约8mm,被短柔毛;小苞片膜质,披针形,先端渐司法厅;花萼裂片披针形,外面被微毛;花冠白色,有淡紫红色斑纹,近辐状;花冠上,短5裂,裂片兜状;雄蕊连生成圆锥状,并包围雄蕊在其中花粉块下垂;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财贸毛,术头延伸成一长吡,先端2裂。果叉生,纺外向锤形,平滑无毛,长8-9cm,先端渐尖,基部膨大。种子扁平,褐色,有膜质边,先端具白色绢质状毛。花期7-8月,果期9-12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贵州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林边荒地、河边、路旁灌木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