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木耳菜

野木耳菜,中药名。为菊科植物野茼蒿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Benth.)S.Moore[Gynura crepidioids Benth.]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调和脾胃的功效。主治感冒,肠炎,痢疾,口腔炎,乳腺炎,消化不良。
中文名称
别名
性味归经
药材分类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调和脾胃。
主治
感冒,肠炎,痢疾,口腔炎,乳腺炎,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或绞汁。外用:适量,捣敷。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菊科植物野茼蒿。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0-100cm。茎直立,有纵条纹,光滑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2.5cm;叶片膜质,长圆状椭圆形,长7-12cm,宽4-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重锯齿或有时基部羽状分裂,两面无毛。头状花序直径约2cm,少数,在枝顶排成圆锥状;总苞圆柱表;总苞片2层,条状披针形,长约1cm,边缘膜质,先端小束毛,基部有小苞片数枚;花全为两性,管状,粉红色,花冠先端5齿裂,花柱基部小球状,分枝先端有线状被行的尖端。瘦果狭圆柱形,赤红色,有条纹,被毛;冠毛丰富,白色。花期夏季。
分布区域
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及西藏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荒地、路旁及沟谷杂草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