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子草

虱子草,中药材名。本品为芸香科虱子草PsilopeganumsinenseHemsl.,以全草、根入药。分布于湖北、四川。全草具有解表,止呕定喘的功效。主治感冒,咳嗽,水积病及蛇咬伤等症。根主治腰痛。
中文名称
拉丁文名
别名
道地产区
性味归经
药材分类
功效作用
功能
全草:解表,止呕定喘。
主治
全草:主治感冒,咳嗽,水积病及蛇咬伤等症。根:治腰痛。
用法用量
全草:2~5钱。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化学成分
叶、果含挥发油。
1、《四川常用中草药》:解表,止呕,定喘。治感冒,咳喘,水积病及蛇咬伤。
2、《广西植物名录》:利水消肿。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4~6月采收。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芸香科虱子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亚灌木,高达60~80厘米,各部无毛,有腺点。3出复叶,互生,叶柄长达2厘米;小叶卵形、倒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0.7~2.5厘米,宽0.3~1厘米,中间小叶较大,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或呈波状;小叶柄短。花两性,单生叶腋;花梗细长;萼片4~5裂,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约1毫米;花瓣4~5,卵状长圆形,黄色,长4~6毫米;雄蕊8~10,花丝长短不一;子房上位,2室,花柱1,顶端浅裂。蒴果,肾形,顶端开裂。种子臂形。花期春季。
分布区域
分布于湖北、四川。
道地产区
湖北、四川。
生长环境
多生于砂滩及丘陵。
生长见习
虱子草适宜暖温地带生长,耐旱力极强,适生在轻碱的耕地和沙地。
繁殖方式
虱子草主要为种子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