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黑藁本

黑藁本,中药名。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蕨叶藁本LigusticumpteridophyllumFranch.,以根入药。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偏头痛,神经性头痛,胃寒痛,肌肉关节痛。

中文名称

黑藁本

别名

岩川芎、野川芎、岩林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散寒止痛。
主治
寒感冒,头痛,偏头痛,神经性头痛,胃寒痛,肌肉关节痛。
用法用量
15-25g。
化学成分
根含细辛醚、丁香色原酮、去甲丁香色原酮、香柑内酯、镰叶芹二醇、阿魏酸、棕榈酸、硬脂酸、β-谷甾醇和胡萝卜甙。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冬采集,洗净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根肉质,有粗大分枝,表皮黑色,有特殊香气。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蕨叶藁本。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茎细长,结节明显,黑褐色。圆柱形,中空,具细条纹。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具长叶柄,叶柄长15-20cm,基部扩大成鞘;叶片轮廓卵形,二至三回羽状全裂,羽片5-7对,长圆状卵形,小羽片3-5对,卵形,末回裂片倒卵形至扇形,长约1cm,宽约0.5cm,不规则齿状浅裂,裂片先端具小尖头,脉简化为鞘状。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顶生或腋生,直径5-7cm;总苞片8-10,线形;伞辐12-20,长2-3cm,小总苞片6-10,线形;萼齿不明显;花瓣白色,倒卵形;花柱基圆垫状,花柱2,向下反曲。分生果椭圆形,长约5mm,宽约3mm,背棱湿着突起,侧棱扩大成翅;每棱槽内有油管3,合生面油管6;背棱显着突起,侧棱扩大成翅;每棱槽内有油管3,合生面油管6;胚乳腹面平直。花期8-9月,果期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400-3300m的林下、草坡、水沟边。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