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绵木

丝绵木,中药材名(又名丝棉木)。为卫矛科植物丝棉木的根、树皮、果实或枝叶。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贵州。具有祛风湿,活血,止血的功效。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衄血,漆疮,痔疮。
中文名称
拉丁文名
别名
性味归经
毒性
药材分类
功效作用
祛风湿,活血,止血。
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衄血,漆疮,痔疮。
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或浸酒,或入散剂。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孕妇慎服。
根皮和茎皮含橡胶,干皮含胶质16.3-21.8%,种子含油45.78%。另含卫矛醇。
1、《贵州民间药物》:止血,泻热。
2、《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消炎解毒,祛风湿,活血,补肾。
临床应用
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丝棉木根3-4两,土牛膝5钱(鲜品加倍),每口1剂水煎服。疗程至少20天。治疗10例,均有趾端坏死,病程3-14年不等。治后随访6例(停药后3-24个月),其中基本痊愈者5例,进步1例。服药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
1、治风湿性关节炎:丝棉木根、虎杖根各一两,红木香、五加皮各五钱,烧酒一斤半至二斤,冬天浸一星期(夏天酌减),每次服一至二两。(《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治膝关节酸疼:丝棉木根三至四两。加红牛膝(苋科牛膝)二至三两,钻地枫(五加科杞李参)一至二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早晚空腹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3、治腰痛:丝棉木树皮四钱至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4、治衄血:丝棉木果实及根各二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5、治漆疮:丝棉木枝、叶适量煎汤熏洗;也可与香樟木等量煎汤熏洗。(《上海常用中草药》)
6、治痔疮:丝棉木根、桂圆肉各四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加工炮制
根、树皮、枝叶全年可采;果实秋季采收。
植物学信息
卫矛科植物丝棉木。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6米。树皮灰色或灰褐色。小枝细长,灰绿色,略呈4棱;幼枝疏生柔毛。叶对生,椭圆状卵形至卵形,长4-10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边缘具细锯齿,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坚纸质,两面绿色,无毛;叶柄长1-3厘米。聚伞花序腋生,有花3-15朵;总花梗长1-2厘米;花黄绿色,直径约8毫米;萼片4,近圆形;花瓣4,椭圆形;雄蕊4,花药紫色,几与花丝等长;子房与花盘连合,花柱1。葫果深裂成尖锐的4棱,直径约1厘米,成热时4瓣裂,露出橘红色的假种皮。种子淡黄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贵州。
生于山坡林缘、山麓、山溪路旁。
喜光,稍耐荫;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也耐水湿,以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之土壤生长最好。根系深而发达,能抗风;根檗萌发力强,生长速度中等偏慢,对二氧化硫的抗性中等。
繁殖可用播种、分株及硬枝扦插等法。
种实采集
丝棉木5月花开,10月果实成熟。10月中下旬即可采种,选择生长快、结果早、品质优良、无病虫害的健壮母树,采后先在阳光下摊晒,待果皮开裂后,收集种子并在阴凉干燥处阴干。采种不宜过晚,过晚种皮开裂,种子脱落,不易采收。
层积催芽
第二年1月上旬,将种子用30℃左右的温水浸泡24小时,然后取出进行混沙处理。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背阴处挖坑,坑宽1米左右,坑的深度为60至80厘米,原则上为地下水位以上,冻土层以下,坑的长度视种子数量而定。先在坑底铺一层粗沙,再铺一层5至10厘米厚的湿润细河沙,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混合堆放在坑内,沙的湿度为饱和含水量的60%至80%,即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种沙放到离地面20厘米时,复盖一层5厘米厚的粗沙,再复土成屋脊状,坑的中央插一草把,以利通气。坑的四周挖排水沟,以防积水,贮藏期间定期检查,以防种子发热霉烂。3月中旬土壤解冻后,将种子倒至背风向阳处,并适当补充水分进行增温催芽。待种子有1/3露白即可播种。
扦插方法
扦插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宜早不宜晚,一般在土壤解冻后、腋芽萌动前进行。嫩枝扦插多在夏季6月上中旬进行,随采随插。
插条的采集一般在秋季落叶后到春季树液流动前的休眠期进行,结合树体的冬剪进行,选择一年生生长健壮,充分木质化,无病虫害的枝条。
春季硬枝扦插的需将枝条进行冬季贮藏,贮藏的方法是:将枝条剪成15厘米左右,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背阴处挖沟,沟宽1米,深度为60至80厘米,长度依插穗的数量而定。先在沟底铺一层5厘米厚的湿沙,将截制好的插穗每50枝一捆,分层放于沟内,当穗条放置到距地面20厘米时,用湿沙填平,复土成屋脊状,中间插一草把以利通气。
为提高插条的成活率,在扦插前6至8天,应用流水对插条进行浸泡,若为死水每天必须换水。当下切口处呈现明显不规则瘤状物时进行扦插。亦可用1%的蔗糖溶液浸泡24小时,能显着提高插条成活率。
扦插前细致整地,施足基肥,使土壤疏松,水分充足。先用工具开孔,顺孔插入插穗,再封孔踏实,扦插深度为插条长度的2/3,株距20厘米,行距40厘米,插后浇透水。
(1)架设阴棚为保蓄土壤水分,减少灌溉次数,防止土壤板结,在扦插结束时,用塑料薄膜复盖苗床,四周用土密封,上用遮阳网遮阳,避免阳光曝晒,若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将薄膜两端打开,使空气流通。一般三周左右即能生根,插条生根后,分批逐渐撤除复盖物。
(2)灌溉扦插后要保持苗床湿润,及时供应插穗生根所需的水分。在幼苗期用小水、清水浇灌,以渗透苗床为度,切忌大水漫灌,以防幼叶粘泥,发生灼伤。一般每隔3至5天灌水1次,共计灌水2至3次。
(3)追肥扦插40天后,为使苗木健壮生长,应追施速效性的肥料,如腐熟的人粪尿、尿素、硫铵、磷酸二氢钾,要掌握分期追肥,看苗巧施的原则。
(4)松土除草苗圃地除草从4月份开始至9月份结束,清除任何时期的杂草。松土小苗宜浅,大苗宜深,一般松土深度2至4厘米,后增加至8至10厘米,苗木硬化期应停止松土除草。
育苗技术
(1)育苗方式。采用平床育苗,将土壤于秋末进行深翻,整地时每公顷施入有机肥6000至8000千克,翌春耙平、整平,做成1米宽的畦,然后浇透水一次,水渗后在土壤墒情合适时耧平耙细。
(2)播种时间。一般播种时间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中上旬,适时早播为好。过晚杂草滋生快,容易“草吃苗”,给苗期管理造成困难。
(3)播种量。一般常规用量为每667平方米10千克左右。播种量与种子净度、发芽率关系很大。净度高、发芽率高,播种量小;反之,播种量大。
(4)播种。一般采用条播,用犁开沟,沟深3至5厘米,行宽20至25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复土厚度约1厘米,复土后适当镇压。墒情适宜条件下20天左右出苗。
苗期管理
(1)间苗、补苗间苗一般在子叶出现后,长出1至2对真叶时进行,过迟易造成苗木细弱。一般按三角形留苗,株距约15厘米。间苗的原则是“去弱留强、去密留稀、去病留壮”,结合间苗进行补苗。间苗可一次进行,也可数次完成。一般在浇水后或雨后土壤松软时间苗,拔除生长势弱或受病虫为害的幼苗,操作时注意勿伤邻近苗,同时除去杂草。然后适当镇压、灌水,使幼苗根系与土壤密接。
(2)灌溉、追肥根据土壤墒情适时、适量灌溉。在地上部分长出真叶至幼苗迅速生长前,适当控水,进行“蹲苗”。蹲苗后灌水2至3次,雨季灌溉量视降雨情况而定,生长后期减少灌水次数,防止苗木秋季贪青徒长,11月初灌1次防寒水。结合浇水可追肥2至3次,苗木生长前期追施氮肥,促进苗木生长牷后期追施磷、钾肥,增加苗木木质化程度。
(3)中耕除草适时中耕除草,能防止杂草孳生及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透气性。松土结合除草进行,除草要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雨后和浇水后要及时松土保墒。一般当年苗高可达1米以上,2年后可用于园林绿化,也可作为嫁接北海道黄杨或扶芳藤的砧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