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贝母花

贝母花,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干燥带茎梢的花。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地。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主治咳嗽痰多、支气管炎。

中文名称

贝母花

拉丁文名

Fritillaria Linn.

别名

浙贝母花

道地产区

浙江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肺、心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止咳化痰。

主治

用于咳嗽痰多、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

煎服:1-3g。

禁忌

本品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临床应用

相关药品

贝母花片。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3-4月间当浙贝植株最下两朵花开放时采摘,干燥。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干燥。

保存方法

置干燥处。

药材鉴别

鉴别

本品粉末棕黄色。花粉粒甚多,椭圆形、类圆形或圆三角形。直径27-61μm,外壁有网状条纹,具单沟。花粉囊内壁细胞类长方形,具点状或条状纹理。

药材性状

本品多皱缩,完整的花呈钟状,花梗长1-2cm。花被6片,棕黄色,分两轮排列,被片长倒卵形,长2-3cm,外面有棕色条纹。雄蕊6个,着生于花被底部;雌蕊1个,柱头3歧。茎稍干瘪,紫棕色。气微,味苦。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百合科植物浙贝母。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单一,直立,圆柱形,植株长50-80cm。鳞茎由2(-3)枚鳞片组成,直径1.5-3cm。叶在最下面的对生或散生,无柄,向上常兼有散生、对生和轮生的,近条形至披针形,长7-11cm,宽1-2.5cm,先端不卷曲或稍弯曲。花1-6朵,淡黄色,有时稍带淡紫色,钟形,顶端的花具3-4枚叶状苞片,其余的具2枚苞片;苞片先端卷曲;花被片长2.5-3.5cm,宽约1cm,内外轮的相似;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2/5;花药近基着,花丝无小乳突;柱头裂片长1.5-2mm。蒴果长2-2.2cm,宽约2.5cm,棱上有宽约6-8mm的翅。蒴果卵圆形,棱上有翅。种子扁平,近半圆形。花期3-4月,果期5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地。浙江宁波地区有大量栽培。

道地产区

浙江。

生长环境

生于湿润的山脊、山坡、沟边及村边草丛中,海拔较低的山丘荫蔽处或竹林下。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