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苦玄参

苦玄参,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苦玄参Picria felterrae Lour.的干燥全草。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南部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喉痹、痄腮、脘腹疼痛、痢疾、跌打损伤、疖肿、毒蛇咬伤。

中文名称

苦玄参

拉丁文名

PICRIAE HERBA

别名

蛇总管、鱼胆草、落地小金钱、四环素草

道地产区

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肺、胃、肝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

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喉痹、痄腮、脘腹疼痛、痢疾、跌打损伤、疖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9-15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化学成分

含苦玄参苷、苦玄参苷元等多种四环三萜类成分,以及芹菜素-7-O-β-D-葡萄糖酸等黄酮类化合物。

药理作用

苦玄参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等作用,同时还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保存方法

置干燥处。

药材鉴别

鉴别

1、本品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嫩茎外被非腺毛。表皮下方有厚角组织1-3列。皮层为4-6列薄壁细胞,在棱突处有类圆形韧皮纤维束。韧皮部细胞3-8层,老茎韧皮部细胞含黄棕色至红棕色物,呈一明显环带。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较大连续成环,木射线细胞1-3列径向排列。髓部薄壁细胞较大,含草酸钙针晶或短柱晶。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酸乙酯-甲醇(5∶1)混合溶液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玄参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苦玄参苷IA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药材性状

本品须根细小。茎略呈方柱形,节稍膨大,多分枝,长30-80cm,直径1.5-2.5mm,黄绿色,老茎略带紫色;折断面纤维性,髓部中空。单叶对生,多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卵圆形,长3-5cm,宽2-3cm,黄绿色至灰绿色;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圆钝锯齿。叶柄长1-2cm。全体被短糙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萼裂片4,外2片较大,卵圆形,内2片细小,条形;花冠唇形。蒴果扁卵形,包于宿存的萼片内。种子细小,多数。气微,味苦。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玄参科植物苦玄参。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长达1m。全株被短粗毛。基部匍匐或卧,节上生根;枝叉分,有条纹,节常膨大。叶对生;叶柄长约1.8cm;叶片卵形,有时几为圆形,长3-5cm,宽2-3cm,先端急尖,基部下延于柄,边缘有圆钝锯齿,两面被短毛。总状花序,有花4-8朵;花梗细弱;苞片细小;萼裂片4,分生,外面2片长圆状卵形,果时增大,长可达1.4cm,宽1cm,基部心肘形,有网脉;花冠白色或红褐色,长约1.2cm,管长约6.5mm,上唇直立,基部很宽,向上较狭变舌状,先端微凹,下唇宽阔,3裂,中裂向前突出;雄蕊4;前方一对退化,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花丝贴生于花冠,凸起很高,密生长毛,先端膨大而弓曲,花丝游离。蒴果卵形,长5-6mm,室间2裂,包于缩萼内。种子多数。

分布区域

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南部。

道地产区

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750-1400米的疏林中及荒田中。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