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羊桃

羊桃一般指阳桃,中药名。为酢浆草科植物阳桃的果实。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多栽培于园林或村旁。具有清热,生津,利水,解毒的功效。主治风热咳嗽,烦渴,口糜,牙痛,石淋。

中文名称

羊桃

拉丁文名

AverrhoacarambolaL.

别名

阳桃、三帘(杨孚《异物志》),五敛子(《南方草木状》),五梭子(《桂海虞衡志》),杨桃、三菍(《生草药性备要》),山敛、三敛子(《广东新语》),酸五棱(《南宁市药物志》),三棱子,木踏子(《广西中药志》),风鼓,鬼桃(《泉州本草》)

道地产区

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性味归经

味酸、甘;性寒。归肺;胃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生津,利水,解毒。

主治

主治风热咳嗽,烦渴,口糜,牙痛,石淋。

用法用量

内服:生食、煎汤或捣汁。

注意事项

《药性考》:"多食冷脾胃,动泄澼。"

化学成分

鲜果肉含水分约91%,含有草酸、柠檬酸、苹果酸、蔗糖、果糖、葡萄糖和痕迹量脂肪。种子含水分25%,油37%。

相关论述

1、《纲目》:主治风热,生津止渴。

2、《岭南杂记》:能解肉食之毒。又能解岚瘴。

3、《纲目拾遗》:脯之或白蜜渍之,不服水土与疟者皆可治。

4、《岭南采药录》:止渴解烦,除热,利小便,除小儿口烂,治蛇咬伤症。

5、《陆川本草》:疏滞,解毒,凉血。治口烂,牙痛。

6、《广西中药志》:解酒毒,消积滞。

临床应用

相关方剂

①治风热咳嗽:阳桃鲜食。(《泉州本草》)

②通石淋:阳桃三至五枚,和蜜煎汤服。(《泉州本草》)

③治疟母痞块:阳桃五至八枚,捣烂绞汁。每服一杯,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附注

阳桃花、阳桃叶、阳桃根均可药用。可治慢性头风,关节疼痛,心痛,胃气痛,遗精,白带。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8-9月果呈黄绿色时采摘,鲜用。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浆果卵状或椭圆状,长5-8cm,淡黄绿色,光滑,具3-5翅状棱。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酢浆草科植物阳桃。

形态特征

乔木,高可达12米,分枝甚多;树皮暗灰色,内皮淡黄色,干后茶褐色,味微甜而涩。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0-20厘米;小叶5-13片,全缘,卵形或椭圆形,长3-7厘米,宽2-3.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一侧歪斜,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疏被柔毛或无毛,小叶柄甚短;花小,微香,数朵至多朵组成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自叶腋出或着生于枝干上,花枝和花蕾深红色;萼片5,长约5毫米,覆瓦状排列,基部合成细杯状,花瓣略向背面弯卷,长8-10毫米,宽3-4毫米,背面淡紫红色,边缘色较淡,有时为粉红色或白色;雄蕊5-10枚;子房5室,每室有多数胚珠,花柱5枚。浆果肉质,下垂,有5棱,很少6或3棱,横切面呈星芒状,长5-8厘米,淡绿色或蜡黄色,有时带暗红色。种子黑褐色。花期4-12月,果期7-12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道地产区

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生长环境

多栽培于园林或村旁。

生长见习

喜高温湿润气候,不耐寒。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栽培种有甜杨桃和酸杨挑两种。用嫁接繁殖,砧木用酸杨桃,选甜杨桃的健壮枝条作接穗,切接或芽接法。嫁接南定植按行株距4m×5m或5m×5m开穴栽种。

病虫防治

虫害有鸟羽蛾、黑点揭卷叶蛾为害。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