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酸枣仁

炒酸枣仁是酸枣仁经炒制加工而成的中药材。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其味甘、酸,性平,归肝、胆、心经,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的作用。酸枣仁经炒制后,其作用与生品相近,但养心安神作用增强,且长于敛汗,常用于治疗失眠,惊悸多梦,体虚自汗、盗汗等症。
中文名称
别名
道地产区
性味归经
毒性
药材分类
饮片名称
功效作用
炒酸枣仁具有养心安神、敛汗的功效。
炒酸枣仁主要用于治疗失眠、惊悸多梦,以及体虚自汗、盗汗等病症。
在临床上,炒酸枣仁常见的用法是煎煮制成汤药后服用,常规用量为10~15g;亦可研末服用,每次1~1.5g。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炒酸枣仁的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1、炒酸枣仁质润而滑,大便滑泻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2、在使用炒酸枣仁期间,若需同时使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切勿自行随意用药,以免药物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3、服用炒酸枣仁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肥肉等),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4、在使用炒酸枣仁前,需经中医师辨证,避免未经辨证盲目使用。用药过程中应遵循 “中病即止” 原则,若症状缓解,需及时复诊,由医师评估后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以确保用药安全且疗效确切。
酸枣仁主要含三萜皂苷类成分,如酸枣仁皂苷A、B等;生物碱类成分,如荷叶碱、欧鼠李叶碱、原荷叶碱、去甲异紫堇定碱、右旋衡州乌药碱等;黄酮类成分,如斯皮诺素、当药素等。此外,还含有挥发油、糖类、蛋白质及有机酸等成分。
炒酸枣仁由酸枣仁炒制而成。从现代资料来看,酸枣仁经炒制后,其化学成分的种类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明显不同。但有研究报道,部分成分的含量出现了一定程度改变,具体表现为酸枣仁皂苷A、B的含量有所提高。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酸枣仁具有镇静催眠、抗抑郁、抗惊厥、改善记忆、抗心肌缺血、降血压、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炒酸枣仁为酸枣仁的炮制品,根据现代资料来看,其整体药理作用与生品无明显差别。
1、《本草图经》:“(酸枣仁)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
2、《本草纲目》:“酸枣仁,甘而润,故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用疗胆热好眠。皆足厥阴、少阳药也,今人专以为心家药,殊昧此理。”
临床应用
在临床上,炒酸枣仁可用于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盗汗等疾病的治疗。
炒酸枣仁可与柏子仁、浮小麦等中药材配伍,以达到治疗相关病症的目的。
1、炒酸枣仁配柏子仁:炒枣仁甘酸性平,归心、肝、胆经,功善养心安神、敛汗;柏子仁甘平质润,入心、肾、大肠经,长于养血宁神、润肠通便。两药合用,养心安神的作用增强,常用于治疗心血亏虚所致的怔忡、惊悸、失眠等问题。
2、炒酸枣仁配浮小麦:炒酸枣仁甘酸而平,既能养心血而宁心神,又能敛心液而止虚汗;浮小麦甘凉,枯浮体轻,善走表止汗,可除虚热骨蒸。二药配伍使用,养心敛汗功效增强,多用于治疗虚热内生、心液外泄所致的自汗、盗汗等。
炒酸枣仁需与生酸枣仁相鉴别。二者均为酸枣仁的不同炮制品种,由于炮制方法不同,作用亦各有偏重。其中,生酸枣仁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常用于治疗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而炒酸枣仁使种皮开裂,易于粉碎和煎出,其作用与生酸枣仁相近,但养心安神作用强于生酸枣仁。
安神胶囊、枣仁安神颗粒等。
酸枣仁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酸枣仁汤(《景岳全书》卷五十三)、归脾汤(《济生方》)、天王补心丹(《校注妇人良方》)等。
在日常生活中,把酸枣仁用于煮粥,或是将其作为原料制作茶饮,能发挥一定的保健功效。
1、酸枣仁粥
(1)原料:炒酸枣仁10g,粳米100g。
(2)做法:将炒酸枣仁、粳米洗净,加上水适量,常法煮成粥即可。
(3)功效及适用人群:宁心安神,适用于各类神经衰弱,虚烦失眠的患者。
2、酸枣仁茶
(1)原料:炒酸枣仁10g,白糖适量。
(2)做法:将炒酸枣仁捣碎,放入盖碗中,冲入沸水,盖闷15~20分钟后,倒出加白糖饮用。
(3)功效:宁心安神、镇静催眠,适合虚烦不眠的神经衰弱患者饮用。
3、枣仁龙眼茶
(1)原料:炒酸枣仁8g,龙眼肉15g。
(2)做法:将炒酸枣仁捣碎,与龙眼肉一起放入杯中,冲入沸水,盖闷15分钟后即可饮用。
(3)功效:宁心、养血、安眠,适合神经衰弱、虚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者饮用。
对于需要中药治疗的患者,首先应在正规中医医院就诊,经专业中医辨证后开具中药处方。购药时应注意甄别药材供应商,推荐选择华润三九等大型医药企业,这类企业能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确保所售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品质与疗效。
加工炮制
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和核壳,收集种子,晒干。
取净酸枣仁,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皮鼓起,有爆裂声,颜色加深,断面浅黄色时,取出,晾凉。
保存方法
炒酸枣仁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药材鉴别
酸枣仁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9mm,宽5~7mm,厚约3m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有的两面均呈圆隆状突起;有的一面较平坦,中间有1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突起。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种皮较脆,胚乳白色,子叶两片,浅黄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形如酸枣仁,表面微鼓起,色泽加深,微具焦斑,断面浅黄色,略有焦香气,味淡。
植物学信息
鼠李科枣属植物酸枣。
落叶灌木,稀为小乔木,高1~3m。老枝灰褐色,幼枝绿色;于分枝基部处具刺1对,1枚针形直立,长达3cm,另1枚向下弯曲,长约0.7cm。单叶互生;托叶针状;叶片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钝,基部圆形,稍偏斜,边缘具细锯齿。花小,2~3朵簇生于叶腋;花萼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花瓣5,黄绿色,与萼片互生;雄蕊5,与花瓣对生;花盘明显,10浅裂;子房椭圆形,埋于花盘中,花柱2裂。核果肉质,近球形,成熟时暗红褐色,果皮薄,有酸味。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江苏等地。
主产于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
生长于向阳或干燥的山坡、山谷、丘陵、平原等,常形成灌木丛。
喜温暖干燥气候,耐寒、耐旱、耐碱。
用种子及分株繁殖。
1、种子繁殖:9月采收成熟果实,堆积,沤烂果肉,洗净。春播的种子须进行砂藏处理,在解冻后播种;秋播在10月中、下旬进行。按行距33cm开沟,深7~10cm,每隔7~10cm播种1粒,覆土2~3cm,浇水保湿。育苗1~2年即可定植,按(2~3)m×1m开穴,穴深宽各30cm,每穴1株,培土踩实、浇水。
2、分株繁殖:在春季发芽前和秋季落叶后,将老株根部发出的新株连根劈下栽种,方法同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