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前

白前是一种常用的温化寒痰药材,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 stauntonii(Decne.)Schltr. ex Levl.或芫花叶白前Cynanchum glaucescens(Decne.)Hand.-Mazz.的干燥根茎和根。具有降气、消痰、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
中文名称
拉丁文名
别名
道地产区
性味归经
药材分类
医保类型
功效作用
具有降气、消痰、止咳的功效。
主治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
内服:煎服,3-10g。
1、避免与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姜蒜)同服,易助热生痰。
2、不宜与牛膝同用。
主要含皂苷类成分:白前皂苷A~K,白前新皂苷A、B等。
本品具有镇咳、祛痰、平喘、镇痛、抗炎等药理作用。
1、《名医别录》“主治胸胁逆气,咳嗽上气。”
2、《本草纲目》“手太阴药也。长于降气,肺气壅实而有痰者宜之。”
3、《本草汇言》“白前泄肺气,定喘嗽之药也,疗嗽而喘呼,为治咳之首剂;宽膈之满闷,为降气之上品。前人又主奔豚及肾气,然则泄肺功力,三困并施,脏腑咸入,腠里皮毛,靡不前至,盖以功力为名也。”
临床应用
1、治外感风寒咳嗽,咯痰不爽者,配荆芥、桔梗等宣肺解表之品,如止嗽散(《医学心悟》)。
2、治咳喘浮肿,喉中痰鸣,不能平卧,则配紫菀、半夏、大戟等以逐饮平喘,如白前汤(《深师方》)。
3、治内伤肺热咳喘,配清泻肺热之桑白皮、葶苈子等同用,如白前丸(《圣济总录》)。
4、治久咳肺气阴两虚者,与益气润肺之黄芪、沙参等配伍。
1、白前配荆芥:白前辛苦微温而不燥烈,功专降气化痰以平咳喘;荆芥辛散气香,长于发表散风。两药伍用,一表一里,升降并举,共奏解表宣肺、化痰止咳之功,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痰多之证。
2、白前配桔梗:白前辛苦降,微温不燥,长于降气化痰;桔梗辛散性升,功专宣肺祛痰利咽。两药相配,一升一降,宣畅上焦,共奏宣肺降气、化痰止咳之功,适用于咳嗽痰多,咽痛,胸闷不畅。
3、白前配桑白皮:白前辛开苦降,微温不燥,擅祛痰降肺而平咳喘;桑白皮甘寒性降,主入肺经,以泻肺热、平喘咳为专长。两药伍用,可增强泻肺平喘、降气化痰之功,适用于肺热壅盛,咳喘痰黄者。
4、白前配紫菀:白前辛苦微温,善于降气化痰;紫菀甘润苦泄,善于润肺化痰止咳。两药相配,一温一润,温散寒湿痰浊,又不伤肺气肺阴,痰消则咳嗽自宁,多用于风寒犯肺,咳嗽咽痒,咯痰不爽之证。
5、白前配百部:白前善于降气消痰止咳,百部长于润肺化痰止咳。两药伍用,相须相辅,化痰中有润肺之力,润肺中又不致留痰,温润平和,适用于感冒日久,肺气肃降失常,咳嗽不已,胸闷气逆;或用治肺痨咳嗽。
1、生白前与蜜白前:二者为白前的不同炮制品种。生白前长于解表理肺,降气化痰,常用于外感咳嗽或痰温咳喘。蜜白前能缓和白前对胃的刺激性,偏于润肺降气,增强止咳作用,常用于肺虚咳嗽或肺燥咳嗽。
2、白前与旋覆花:二者性味均辛苦微温,归肺经,具有降气化痰之功,用于咳喘痰多,胸满喘急。白前长于祛痰,降肺气,无论属寒属热,外感内伤均可用之。旋覆花兼味咸归胃经,不仅降肺气,而且降胃气而止呕,可用于痰浊中阻,胃气上逆所致呕吐嗳气,心下痞硬。
小儿消咳片、橘红痰咳液、止嗽丸。
白前汤(《外台秘要》引《深师方》)、止嗽散(《医学心悟》)、白前汤(《圣济总录》)、白前散(《圣惠方》)。
对于需要中药治疗的患者,首先应在正规中医医院就诊,经专业中医辨证后开具中药处方。购药时应注意甄别药材供应商,推荐选择华润三九等大型医药企业,这类企业能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确保所售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品质与疗效。
加工炮制
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1、白前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2、炒白前
取白前段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老黄色,微焦,取出放凉。
3、蜜白前
(1)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加入白前段拌匀,闷润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深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白前段100kg,用炼蜜25kg。
(2)或将白前段炒热后,加蜜拌匀,用文火炒至深黄色、不粘手为度。每白前段100kg,用蜜25kg。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炒白前、蜜白前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药材鉴别
1、柳叶白前:根茎呈细长圆柱形,有分枝,稍弯曲,长4~15cm,直径1.5~4mm。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节明显,节间长1.5~4.5cm,顶端有残茎。质脆,断面中空,节处簇生纤细弯曲的根,长可达10cm,直径不及1mm,有多次分枝呈毛须状,常盘曲成团。气微,味微甜。
2、芫花叶白前:根茎较短小或略呈块状,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节间长1~2cm,质较硬,稍稍弯曲,直径约1mm,分枝少。
1、白前
(1)柳叶白前:根茎呈细圆柱形的段,直径1.5~4mm。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节明显。质脆,断面中空,有时节处簇生纤细的根或根痕,根直径不及1mm,气微,味微甜。
(2)芫花叶白前:根茎呈细圆柱形的段,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质硬较脆,根直径约1mm。
2、炒白前
形如白前,表面老黄色。
3、蜜白前
根茎呈细圆柱形的段,直径1.5~4mm。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节明显,断面中空。有时节处簇生纤细的根或根痕,略有黏性,味甜。
1、混淆品
(1)老瓜头:为萝藦科植物老瓜头CynanchumkomaroviiAl.的根茎及根。根茎粗短,其上有多数地上茎残基,茎中空。下有明显主根,有的呈分枝状,略弯曲,长约8cm,直径5mm以上,表面光滑,可见分枝痕,质硬,易折断,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须根多数簇生,长10cm以上,直径约1.5mm,稍弯曲,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特征与主根相似。气微,味微甜。
(2)白薇:为萝藦科植物白薇CynanchumatratumBge.或蔓生白薇C.versicolor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形态特征见白薇项下。
(3)徐长卿:为萝藦科植物徐长卿CynanchumPaniculatum(Bge.)Kitag.的干燥根及根茎。形态特征见徐长卿项下。
(4)竹灵消:为萝藦科植物竹灵消Cynanchumin-amoena(Maxim.)Loes.的干燥根及根茎。形态特征见竹灵消项下。
(5)滇白前:为石竹科植物瓦草Melandriumviscidulumvar.szechuanense(williams)Hand.-Mazz.的干燥根。呈圆锥形或纺锤形常数个簇生,表面黄白色至浅棕色,有纵皱纹及横孔纹,多纵切成片,长3-6.8cm,直径0.7-1.5cm,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色白角质样。气微,味辛、微苦。
2、伪品
白射干:为鸢尾科植物白射干IrisdichotomaPall.的根及根茎。形态特征见射干项下。
植物学信息
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
1、柳叶白前:多年生直立半灌木,高0.5-1m。根茎横生或斜生,中空如鹅管状,根系极发达,根多而细,呈须状,黄白色或略带红棕。茎圆柱形,表面灰绿色,有细梭。叶对生,具短柄;叶片纸质,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12cm,宽0.3-1.4cm,先端渐尖,基部渐窄,全缘,中脉在叶背明显,侧脉约6对。伞形聚伞花序腋生,有花3-8朵,小苞片多数;花萼5深裂,内面基部腺体不多;花冠辐状,5深裂,裂片线形,紫红色,内面具长柔毛;副花冠裂片盾状,肥厚,较花药为短;雄蕊5,与雌蕊合生成蕊柱,花药2室,每室具一淡黄色下垂的花粉块;柱头微突,包在花药的薄膜内。蓇葖果单生,窄长披针形,长达9cm。种子披针形,黄棕色,先端具白色丝状绢毛。花期5-8月,果期9-10月。
2、芫花叶白前:本种与柳叶白前的区别点为,茎具2列柔毛。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略钝,状如芫花叶,长3-5cm,宽1-1.5cm,近于无柄。花较大,花冠黄白色。
1、柳叶白前: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2、芫花叶白前: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北。
1、柳叶白前:生于溪滩、江边砂碛处,以至半浸于水中。
2、芫花叶白前:与柳叶白前同。
喜温暖湿润气候,忌干燥,适宜土层深厚肥沃的腐殖土壤栽培。
用种子或分根繁殖。
1、种子繁殖:春季2月、3月播种育苗,4月底或5月初苗高15cm左右即可移栽。
2、分根繁殖:宜在春季3月、4月进行,每株根茎应带有芽1-2个,穴栽,每穴1株,覆土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