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香荠菜

大叶香荠菜,中药名。为十字花科植物琴叶葶苈LepidiumvirginicumL.的全草。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西等地。具有驱虫消积之功效。常用于小儿虫积腹胀。
中文名称
拉丁文名
别名
道地产区
性味归经
药材分类
功效作用
驱虫消积。
用于小儿虫积腹胀。
内服:煎汤,9-15g。
尚不明确。
茎、叶均含叶绿素蛋白(chlorophyll-protein)。茎所含叶绿素蛋白中,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摩尔比为3.4-3.5;而叶所含叶绿素蛋白中,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摩尔比为1.5-1.7,相对分子质量为80000。
临床应用
治小儿钩虫病腹胀:北美独行菜9g,益母草根适量,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加工炮制
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十字花科植物琴叶葶苈。
琴叶葶苈:又名独行菜、北美独行菜、美洲独行菜、大叶香荠菜、土荆芥穗。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20-50cm。茎直立,单一,表面具柱状腺毛;上部分枝,枝上疏生短柔毛或近于无毛。叶互生;基生叶具柄,叶柄长1-1.5cm;叶片倒披针形,长l-5cm,羽状分裂或大头羽状分裂,裂片大小不等,卵形或长圆形,基部渐狭,边缘有锯齿,两面有短伏毛;茎生叶有短柄,叶片倒披针形或线形,长1.5-5cm,宽2-10mm,先端急尖,基部渐狭。总状花序顶生,花多数;萼片4,绿色,卵形或椭圆形,长约1mm;花瓣4,白色,倒卵形,和萼片等长或稍长;雄蕊2或4,近等长,长1.5-2mm;雌蕊1,子房卵圆形而扁,2室,花柱不明显,柱头头状。短角果近圆形,长3mm,宽l-2mm,扁平,先端微凹,边缘有窄翅,花柱极短。种子每室1粒,卵形,长约1mm,光滑,红棕色,边缘有白色窄翅。花期4-5月,果期6-7月。
原产美洲;我国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西等地。
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西等地。
生于路旁、荒地及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