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胆

鹅胆,中药名。为鸭科动物家鹅Ansercygnoidesorientalis(L.)的胆囊。以华东、华南地区饲养较多。具有清热解毒,杀虫之功效。常用于痔疮,杨梅疮,疥癞。
中文名称
拉丁文名
道地产区
性味归经
药材分类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杀虫。
痔疮,杨梅疮,疥癞。
外用:适量,涂敷。内服:取汁。
尚不明确。
1、利胆、溶胆结石作用。
2、促进脂肪消化和吸收。
3、止咳祛痰平喘。
4、降血脂、抗高血压。
5、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6、抗炎和抗过敏作用。
1、《滇南本草》:“搽疥癞,痔疮。”
2、《纲目》:“解热毒及痔疮初起,频涂抹之自消。”
3、《食物中药与便方》:“解热,止咳,消痔疮。”
临床应用
治疗胆结石。
1、治痔疮有核:①鹅胆汁一个,入冰片五厘研匀,磁器密封,临用以指蘸搽。(《本草汇言》)②白鹅胆二三枚,取汁,入熊胆二分,片脑半分,研匀,磁器密封,勿令泄气。用则手指涂之。(《纲目》引《保寿堂经验方》)
2、治外痔:用乡村食百草鹅,杀取胆、油,调孩儿茶,敷。(《遵生八笺·灵秘丹药》)
3、治痔疮:冰片一分,珍珠一分,共研细末,用鹅胆二个,取汁入杯内搅匀,将鸡毛(蘸)搽敷患处。(《本草述》冰珍膏)
4、治杨梅疮:杏仁七个(去皮、尖),轻粉、胆矾各五分。鹅胆调点疮上。(《疡科选粹》鹅胆膏)
5、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鹅胆,每次吞服1个,每日服2次。(《食物中药与便方》)
加工炮制
宰鹅时,剖腹取胆囊,取汁,鲜用。
药材鉴别
本品鲜胆呈囊状,长2.5-5cm,其颈部较细,内装深绿色液体胆汁;干品扁平状。胆囊外皮较厚,淡棕色。气微腥,味苦。
动物学信息
鸭科动物家鹅。
家鹅,又名鹅、舒雁、家雁。体长约60-80cm。嘴扁阔,前额有肉瘤,雄者膨大,黄色或黑褐色。颈长。体躯宽壮,龙骨长,胸部丰满。尾短。羽毛白色或灰色。脚大有蹼,黄色或黑褐色。体躯站立时昂然挺立。
以华东、华南地区饲养较多。
华东、华南地区。
一般饲养于河湖近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