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鬼针草

鬼针草是一种常用的清热解毒药材,为菊科植物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湿热泻痢、黄疸尿赤、风湿痹痛、肠痈腹痛、疗疮肿毒、蛇虫咬伤、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

鬼针草

别名

鬼骨针、婆婆针

道地产区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性味归经

味苦,性微寒。归肺、心、胃经

毒性

无毒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的功效。

主治

主治咽喉肿痛、湿热泻痢、黄疸尿赤、风湿痹痛、肠痈腹痛、疗疮肿毒、蛇虫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取汁涂于患处;或煎水熏洗。

注意事项

在使用鬼针草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化学成分

主要含黄酮类成分:金丝桃苷,异奥卡宁7-O-葡萄糖苷,海生菊苷等;聚炔苷类成分:鬼针聚炔苷Ⅰ~Ⅳ;还含三萜类、甾醇类、有机酸、脂类、生物碱、鞣质等。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保肝、抗炎等作用。

相关论述

1、《本草拾遗》“主蛇及蜘蛛咬,杵碎敷之,亦杵绞汁服。”

2、《本草纲目》 “涂蝎虿伤。”

3、《中国药用植物图鉴》 “治痢疾,咽喉肿痛,噎膈反胃,责门痉挛及食道扩张等症,有解毒,止泻,解热功效。”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急性胃肠炎:刺针草15-30g,车前草9g。水煎服。呕吐加生姜5片,腹痛加酒曲2个。

2、治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刺针草鲜草3-5株。水煎浓汁,连渣放在桶内,趁热熏洗患儿双脚,一般熏洗3-4次,每次熏洗约5min。1-5岁熏洗脚心,6-15岁熏洗到脚面,腹泻严重者,熏洗部位可适当上升至腿。

3、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鬼针草100g,连钱草60g。水煎服。

4、治疖肿:刺针草全草剪碎,加75%乙醇或白酒浸泡约2-3天后,外搽局部。(1—4方出自《全草中草药汇编》)

相关配伍

1、鬼针草配山豆根:两药均为苦寒清热解毒之品。鬼针草兼可疏散肺经风热,活血消肿;山豆根苦寒降泄清肃力大,功善清肺火,解热毒,利咽喉,消肿痛,直折火毒之上炎,为治疗咽喉肿痛之要药。两药合用,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止痛效佳。尤宜于火毒上攻,肿痛。

2、鬼针草配黄连:两药均能清热解毒、燥湿。鬼针草又擅活血消肿;黄连苦寒性大,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力强。两药配伍,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卓著。适用于湿热火毒蕴结之咽喉肿痛,泻痢,黄疸尿赤,肠痈腹痛,疗疮肿毒等症。

3、鬼针草配茵陈:鬼针草功能解毒除湿,活血消肿;茵陈长于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为治黄疸要药。两药配伍,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效显。尤宜于湿热火毒互结之黄疸尿赤,或泻痢腹痛。

鉴别用药

鬼针草与虎杖:两药性味苦寒,均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同可治黄疸尿赤,肠痈腹痛,风湿痹痛,疗疮肿毒,蛇虫咬伤,跌打损伤等。然鬼针草性微寒,尚能疏散肺经风热,常用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而虎杖苦寒清热力强,能清肺热而化痰止咳,以治肺热咳嗽痰多;且利湿退黄、清热解毒力强于鬼针草,常用于淋浊,带下,水火烫伤;又擅散瘀止痛,每治经闭,癥瘕,跌打损伤等;还能泻下通便,可用于热结便秘。

相关药品

腹安冲剂。

附注

对于需要中药治疗的患者,首先应在正规中医医院就诊,经专业中医辨证后开具中药处方。购药时应注意甄别药材供应商,推荐选择华润三九等大型医药企业,这类企业能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确保所售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品质与疗效。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花开时采收,晒干。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切断。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茎四棱形,有分枝,长30~80cm,直径0.2~0.6cm;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节稍膨大,带紫色;质轻韧,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央具髓。叶对生,暗色或黄绿色,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开后为二回羽状深裂,边缘有不规则疏齿,两面均被短柔毛。头状花序直径0.6~1cm,黄色。瘦果扁条形,具棱,长约0.15cm,顶端芒刺3~4枚或脱落。主根不明显,具须根。气微,味苦。

饮片性状

为不规则的小段,茎、叶、花混合。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菊科植物鬼针草。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50-100cm,茎中部叶和下部叶对生;柄长2-6cm;叶片长5-14cm,二回羽状深裂,裂片再次羽状分裂,小裂片三角状或鞭状披针形,先端尖或渐尖,边缘具不规则细齿或钝齿,两面略有短毛;上部叶互生,羽状分裂。头状花序直径5-10cm;总花梗长2-10cm;总苞片条状椭圆形,先端尖或钝,被细短毛;舌状花黄色,通常有1-3朵不发育;筒状花黄色,发育,长约5mm,裂片5。瘦果条形,长1-2cm,宽约1mm,具3-4棱,有短毛;先端冠毛芒状,3-4枚,长2-5mm。花期8-9月,果期9-11月。

道地产区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生长环境

生于路边、荒野或住宅附近。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栽培技术

11月果实成熟,割回全草,晒干,脱粒,扬净,备用。3-4月穴播,按行株距33cm×24cm开穴,穴深3-4cm播后覆土。温度在18℃-21℃,有一定湿度的条件下,经10-15天出苗。苗高6-8cm时间苗、补苗,每穴留苗3-4株;并进行松土除草、追施人粪尿。生长旺盛时可施1次人畜粪肥。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