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厚朴

厚朴,中药名。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 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主治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中文名称

厚朴

拉丁文名

Magnoliae Officinalis Cortex

别名

厚皮、重皮、赤朴、烈朴、川朴、紫油厚朴

道地产区

四川、湖北、浙江、安徽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医保类型

医保(厚朴、姜厚朴)

功效作用

功能

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主治

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3-10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1、厚朴辛苦温燥,易于耗气伤津,故气虚津亏者及孕妇当慎用。

2、厚朴恶硝石、泽泻,不可与之同用。

3、厚朴与链霉素、卡那霉素、多黏菌素等长期使用,可能加重抑制呼吸等毒性反应。

4、服用厚朴期间,忌生冷黏腻食物;忌豆类食物。

化学成分

主要含木脂素、生物碱及挥发油。木脂素中的主要成分为厚朴酚、四氢厚朴酚、异厚朴酚、和厚朴酚及丁香脂素与厚朴醛;去甲木脂素中主要分离出厚朴三醇和厚朴醛;单萜木脂素中已分离出辣薄荷厚朴酚及龙脑基厚朴酚。厚朴挥发油是厚朴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约为1%。其中以桉醇为主,尚含有桉叶醇、烯类、酯类、烷类和其他醇类。厚朴中的生物碱主要为木兰箭毒碱、芥子醛等。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调节胃肠功能、抗病原微生物、抗炎、镇痛等作用。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

2、《名医别录》:“主温中,益气,消痰,下气,治霍乱及腹痛,胀满,胃中冷逆,胸中呕逆不止,泄痢,淋露,除惊,去留热,止烦满,厚肠胃。”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湿滞中焦之脘腹胀满,舌苔白腻者,常与苍术、陈皮、甘草等同用,如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治胃肠积滞之便秘腹胀,常与大黄、枳实同用,如厚朴三物汤(《伤寒论》)。

3、治痰湿内阻,肺气壅逆之喘咳胸闷,与苏子、陈皮、半夏等同用,如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治寒饮化热,咳嗽喘逆,胸满烦躁,咽喉不利,痰声辘辘者,常与麻黄、石膏、杏仁等同用,如厚朴麻黄汤(《金匮要略》)。

5、治宿有喘病,复感风寒,表证未解而微喘者,可与桂枝、杏仁、生姜等同用,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伤寒论》)。

6、与半夏、茯苓、苏叶等配伍,可用治痰气搏结于咽喉所致的梅核气。

相关配伍

1、厚朴配麻黄:厚朴苦能下气平喘,温能燥湿消痰;麻黄性主升散,宣肺平喘。两药伍用,一宣一降,使肺气得以宣肃。适用于痰饮喘咳。

2、厚朴配大黄:厚朴味苦而降泄,气辛而散结,故有行气消痞、通积导滞之功;大黄苦寒沉降,善能泄热。两药同用,可增强泻下,消积之功。适用于腹胀便秘者。

3、厚朴配枳壳:厚朴善于除胀,枳壳善于消积。两药配伍,相须为用,下气除满力强,适用于气滞食积、脘腹胀满。

4、厚朴配山楂:厚朴味苦而降泄,气辛而散结,有行气消痞,通积导滞之功;山楂酸甘,功善消食化积。两药伍用,共奏行气消食之功,用于食积气滞,嗳腐吞酸,脘腹胀痛,痞满不舒。

5、厚朴配半夏:厚朴能燥湿消痰,下气宽中;半夏能辛开散结,化痰消痞。两药合用,共奏行气解郁,化痰散结之效,适用于七情郁结,痰气互阻之梅核气证。

6、厚朴配杏仁:厚朴消痰下气散满,杏仁宣肺降逆平喘。两药合用,有宣肺下气,消痰止喘的功效,用于气逆喘咳。

7、厚朴配苏子:厚朴功善燥湿消痰,下气平喘;苏子长于降肺气,化痰涎。两药伍用,共达消痰涎而平喘咳之功,用于痰饮阻肺,肺气不降,咳喘胸闷者。

鉴别用药

1、生厚朴与姜厚朴:二者为厚朴的不同炮制品种,由于炮制方法不同,作用亦各有偏重。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生用药力较为峻烈,姜制后增强宽中和胃止呕的功效。一般认为燥湿、泄满宜生用,止呕宜姜制。

2、苍术与厚朴:二者均为芳香化湿药,皆辛苦温燥,主入脾胃经,均能燥湿运脾,都常用治湿阻中焦所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倦怠乏力,舌苔浊腻等,二者常相须为用。但区别在于,苍术为燥湿健脾的要药,凡痰饮、水肿、带下等脾湿偏盛者均可使用;并能祛风湿、发汗、明目,又常用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以及湿热下注所致的足膝肿痛、痿软无力,外感风寒挟湿之表证,以及夜盲症、眼目昏涩等。厚朴燥湿之力虽不如苍术,但又能行气、消积,凡湿阻、食积、气滞而致脾胃不和,脘腹胀满者均可使用,为消除胀满的要药;并能下气平喘,也可用治痰饮喘咳、气逆痰多等。

相关药品

中满分消丸、苏子降气丸、开胸顺气丸。

相关方剂

小承气汤(《伤寒论》)、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平胃散(《简要济众方》)、厚朴麻黄汤(《金匮要略》)。

药膳食疗

芙蓉茶

1、功效:可预防及减轻流行性感冒的症状。

2、原材料:水芙蓉花1朵,厚朴6g。

3、做法:水芙蓉花入清水中反复漂洗、沥干,放入锅中。厚朴清水快速冲净,也放入锅中。加入3碗水熬汁,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约煮10分钟,去厚朴、留汁,当茶饮用。

4、用法:每日1杯,代茶饮。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4-6月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炮制方法

1、厚朴

取原药材,刮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干燥。

2、姜厚朴

(1)取厚朴丝,加姜汁拌匀,润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厚朴100kg,用生姜10kg。

(2)取净厚朴,锯成长节,另取生姜捣烂煎汁,反复淋润至透心,并煮至汁水被吸尽,取出,切丝,干燥。每厚朴100kg,用生姜20kg。

(3)取净鲜姜片,加适量水,熬汁,去渣,取姜汁喷淋厚朴丝内,润透,晾干。每厚朴100kg,用鲜姜10kg。

(4)取生姜磨汁,拌厚朴蒸透,切片,焙至八成干,用瓦缸封固6-8个月。每厚朴100kg,用老生姜12kg。

3、药汁制厚朴

取厚朴净片,将下列药汁趁热拌入,使之吸匀拌透,晒或低温干燥,筛去灰屑:每厚朴净片100kg,用鲜姜10kg或干姜1.7kg,加水15kg左右,煎1h,随后加入紫苏5kg,再煎15-20min,去渣取汁;或取原药材,加清水浸3-6h,放铜锅内,加苏叶、生姜,加水浸过各药,煮8h,用余火焖16h,取出,刮去粗皮切片;再取滤去苏叶、生姜后的药汁,浇拌厚朴片,待吸干后晒干。每厚朴100kg,用苏叶5kg,生姜10kg。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姜厚朴、药汁制厚朴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药材鉴别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有的可见落皮层。皮层外侧有石细胞环带,内侧散有多数油细胞和石细胞群。韧皮部射线宽1-3列细胞;纤维多数个成束;亦有油细胞散在。

粉末棕色。纤维甚多,直径15-32μm,壁甚厚,有的呈波浪形或一边呈锯齿状,木化,孔沟不明显。石细胞类方形、椭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分枝状,直径11-65μm,有时可见层纹。油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50-85μm,含黄棕色油状物。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密塞,振摇3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厚朴酚对照品、和厚朴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甲醇(17∶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药材性状

1、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cm,厚2-7mm,习称“筒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习称“靴筒朴”。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栓皮呈鳞片状,较易剥落,有明显的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刮去栓皮者显黄棕色;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气香,味辛辣,微苦。

2、根皮(根朴):为主根及支根的皮,厚3-5mm,形状不一,有卷筒状、片块状、羊耳状等;细小根皮形弯曲如鸡肠,习称“鸡肠朴”。外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质稍坚硬,较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3、枝皮(枝朴):呈单筒状,长10-20cm,厚1-2mm。外表面灰褐色,内表面黄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饮片性状

1、厚朴:为丝状,宽2-3mm,外表面棕褐色或紫褐色,较平滑。切面粗糙,显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点。气香,味辛微苦。

2、姜厚朴:形如厚朴,色泽加深,稍具姜辣气味。

3、药汁制厚朴:形如厚朴,颜色加深,微有紫苏和生姜混合气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厚朴和凹叶厚朴。

形态特征

1、厚朴:落叶乔木,高5-15m。树皮紫褐色,小枝粗壮,淡黄色或灰黄色。冬芽粗大,圆锥形,芽鳞被浅黄色绒毛。叶柄粗壮,长2.5-4cm,托叶痕长约为叶柄的2/3。叶近革质,大形,叶片7-9集生枝顶,长圆状倒卵形,长22-46cm,宽15-24cm,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渐狭成楔形,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绿色,被灰色柔毛。花单生,芳香,直径10-15cm,花被9-12或更多,外轮3片绿色,盛开时向外反卷,内两轮白色,倒卵状匙形;雄蕊多数,长2-3cm,花丝红色;雌蕊多数,分离。聚合果长圆形,长9-15cm,蓇葖果具2-3mm的喙。种子三角状倒卵形,外种皮红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

2、凹叶厚朴:本种与厚朴十分相似,主要区别是,本种叶先端凹缺成2个钝圆的浅裂片。聚合果基部较窄。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分布区域

1、厚朴: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2、凹叶厚朴: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

道地产区

主产于四川、湖北、浙江、安徽等地。四川、湖北产者称为川朴,质量为佳。浙江产者称“温朴”,产量较大。

生长环境

1、厚朴:喜生于温凉湿润气候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2、凹叶厚朴:生于山坡山麓及路旁溪边的杂木林中。

生长见习

1、厚朴:喜温和湿润气候,怕炎热,能耐寒。幼苗怕强光,成年树宜向阳。以选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呈中性或微酸性粉砂质壤土栽培为宜。山地黄壤、黄红壤也可栽种。

2、凹叶厚朴:性喜温暖,耐炎热能力比厚朴强,生长也较快,又能耐寒。土壤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较多,呈中性或微酸性粉砂质壤土为宜。

繁殖方式

用种子、压条和扦插繁殖。

栽培技术

1、种子繁殖:在9-10月或10-11月采收成熟果实,即可播种,或用湿砂贮藏至春季播种。播种前应浸种48h后,用砂搓去蜡质层。条播为主,行距30cm×33cm,按粒距3-6cm,将种子播于沟内,并覆土盖草。每1公顷用种量150-225kg。苗期要经常除草,每年追肥1-2次,多雨季节要防积水,并搭棚遮荫。

2、压条繁殖:在11月上旬或2月选择生长10年以上成年树的苗蘖,横割断蘖茎一半,向切口相反方向弯曲使茎纵裂,在裂缝中夹一小石块,培土覆盖。次年生多数根后割下定植。

3、扦插繁殖:2月选茎粗1cm的1-2年生枝条,剪成长约20cm的插条,扦插于苗床中培育。繁殖的幼苗,均于2-3月或10-11月落叶后定植,按株行距3m×4m或3m×3m开穴,每穴栽苗1株。

病虫防治

1、病害有叶枯病,喷1∶1∶100波尔多液防治;根腐病、立枯病,可拔除病株,病穴用石灰消毒,还可喷50%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

2、虫害有褐天牛,可捕杀成虫。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