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槐花

槐花,中药名,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本品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主治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中文名称

槐花

拉丁文名

Sophorae Flos

别名

槐蕊

道地产区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性味归经

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医保类型

医保(槐花、炒槐花、槐花炭)

功效作用

功能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主治

槐花主要用于治疗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用法用量

1、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2、外用:煎水熏洗;或研末撒。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服。

化学成分

槐花花蕾中含芦丁(芸香苷),开放后的含量少。从干花蕾中得三萜皂苷,水解后得白桦脂醇、槐花二醇和葡萄糖、葡萄糖醛酸。从花蕾中得槐花米甲素、乙素和丙素,甲素是和芸香苷不同的黄酮类,乙素和丙素为甾醇类。又含槲皮素、槲皮素鞣质,还含有大量维生素A类物质。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止血、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

相关论述

1、《本草汇言》:“槐花,苦寒下降,凉大肠、清血热之药也。”

2、《药品化义》:“槐花味苦,苦能直下,且味厚而沉,主清肠红下血,痔疮肿痛,脏毒淋漓,此凉血之功能独在大肠也。大肠与肺为表里,能疏皮肤风热,是泄肺金之气也。”

3、《药义明辨》:“槐花,凉血较胜于实,下焦尤有专功,而疏风则稍逊矣。”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新久痔血,常配伍黄连、地榆等,如榆槐脏连丸(《成方便读》)。

2、治便血属血热甚者,常与山栀配伍,如槐花散(《经验良方》)。

3、治肝火上炎所导致的目赤、头胀头痛及眩晕等证,可用单味煎汤代茶饮,或配伍夏枯草、菊花等同用。

相关配伍

1、槐花配荆芥穗:槐花苦寒,功能泻热清肠,凉血止血;荆芥穗辛散疏风,炒黑入血,能止血。两药配伍,共奏清肠凉血,疏风止血之效,适用于痔疮出血及其他大便出血属血热者。

2、槐花配黄连:槐花苦微寒,凉血止血;黄连苦寒,清热燥湿。两药配伍,共奏凉大肠血热,清湿热之功,适用于湿热蕴结大肠,络伤血溢之痔血、便血,血色鲜红者。

3、槐花配夏枯草:二者均为苦寒之品,归肝经,功能清泻肝火。两药配伍,相须为用,适用于肝火上炎之头痛、眩晕、目赤肿痛。

鉴别用药

1、生槐花、炒槐花与槐花炭:槐花生用以凉血止血,清泻肝火见长,凡血热出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多用。炒槐花苦寒之性缓和,清热凉血作用次于生品。槐花炒炭后寒凉之性大减,凉血作用极弱,涩性增加,以收敛止血为主,可广泛用于咯血、衄血、便血、崩漏、痔疮出血等多种出血证。

2、槐花与地榆:二者均能凉血止血,用治血热妄行之出血诸证,其性下行,以治下部出血证为宜。然槐花无收涩之性,止血功在大肠,故以治便血、痔血为佳。地榆凉血之中兼能收涩,凡下部之血热出血,诸如便血、痔血、崩漏、血痢等皆宜。槐花又能清泻肝火,用治肝火上炎所致诸证。地榆又能解毒敛疮,用治水火烫伤、疮疡痈肿,尤为治水火烫伤之要药。

相关药品

止红肠澼丸、脏连丸、痔炎消颗粒、痔康片、清肝降压胶囊。

相关方剂

槐花散(《普济本事方》)、槐香散(《圣济总录》)、万金散(《世医得效方》)、二神散(《医统》)、八仙散(《普济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炮制方法

1、槐花:取原药材,除去硬梗及杂质,筛去灰屑。

2、炒槐花:取净槐花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放凉。

3、槐花炭:取净槐花置锅内,用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内呈老黄色时,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凉透。

4、蜜槐花: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槐花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蜜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槐花100kg,用炼蜜25kg。

5、醋槐花:取净槐花,用醋拌匀,稍润,再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变色时,取出放凉。每槐花100kg,用米醋10kg。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蜜槐花、醋槐花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槐花炭散热防复燃。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1、槐花:多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花瓣5,黄色或黄白色,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长圆形;雄蕊10,其中9个基部联合,花丝细长;雌蕊圆柱形,弯曲。体轻。气微,味微苦。

2、槐米:呈卵形或椭圆形,长2-6mm,直径约2mm。花萼下部有数条纵纹。萼的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花梗细小。体轻,手捻即碎。气微,味微苦涩。

饮片性状

1、槐花:参见药材性状。

2、炒槐花:形如槐花,表面微黄色,有香气。

3、槐花炭:形如槐花,表面焦褐色,里面老黄色,味涩。

4、蜜槐花:形如槐花,表面棕黄色,微有光泽,略带黏性味微甜。

5、醋槐花:形如槐花,略具醋酸气。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豆科槐属植物槐。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8-20m。树皮灰棕色,具不规则纵裂,内皮鲜黄色,具臭味;嫩枝暗绿褐色,近光滑或有短细毛,皮孔明显。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25cm,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7-15,柄长约2mm,密生白色短柔毛;托叶镰刀状,早落;小叶片卵状长圆形,长2.5-7.5cm,宽1.5-3cm,先端渐尖具细突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绿色,微亮,背面伏生白色短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5-30cm;萼钟状,5浅裂;花冠蝶形,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脉微紫,翼瓣和龙骨瓣均为长方形;雄蕊10,分离,不等长;子房筒状,有细长毛,花柱弯曲。荚果肉质,串珠状,长2.5-5cm,黄绿色,无毛,不开裂,种子间极细缩。种子1-6颗,肾形,深棕色。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分布区域

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道地产区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