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九翅豆蔻

九翅豆蔻,中药名。为姜科植物九翅豆蔻AmomummaximumRoxb.的果实或根。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和西藏等地。具有温中止痛,开胃消食之功效。常用于脘腹冷痛,腹胀,不思饮食,嗳腐吞酸。

中文名称

九翅豆蔻

拉丁文名

Amomum maximum Roxb

别名

红蔻、假砂仁

道地产区

广东、广西、云南、西藏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入脾、胃二经

毒性

无毒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温中止痛,开胃消食。

主治

用于脘腹冷痛,腹胀,不思饮食,嗳腐吞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果实2-6g,根6-15g。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相关论述

《西双版纳傣药志》:“主治腹胀、腹痛、消化不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果实将成熟时采收,烘干。

药材鉴别

鉴别

种子横切面:假种皮细胞多层,有的不完整。种上以表皮细胞方形或类方形,排列紧密。下皮细胞长条形或不规则长方形内含黄红色、黄绿色或淡黄色色素。油细胞仅分布于种脊维管束的周围,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内含油滴。内种皮含大量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含草酸钙方晶或簇晶。

药材性状

果实呈卵圆形或椭圆形,略向一侧弯曲。果皮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具明显九条翅,被稀疏白色短柔毛,除果翅外,可见明显的纵走棱线。果皮较薄,经压后易沿棱处开裂,内表面黄色。中轴胎座,3室。种子团呈卵圆形或圆锥形,一端较尖长,每室有种子团2-12粒。种子不规则形,略扁,表面褐色、深棕色或浅棕色。气香,味辛凉。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姜科植物九翅豆蔻。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2-3m,茎丛生。植株下部叶无柄或近于无柄,中部和上部叶的叶柄长1-8cm;叶舌2裂,长圆形,长1.2-2cm,被稀疏白色柔毛,叶舌边缘干膜质,淡黄绿色。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圆形,长30-90cm,宽10-20cm,先端尾尖,基部渐狭,下延,叶上面无毛,下面及叶柄均被白绿色柔毛。穗状花序近圆球形,直径约5cm,鳞片卵形;苞片淡褐色,早落,长2-2.5cm,被短柔毛;花萼管长约2.3cm,膜质,管内具淡紫红色斑纹,裂齿3,披针形,长约5mm;花冠白色,花冠管较萼管稍长,裂片长圆形;唇瓣卵圆形,长约3.5cm,全缘,先端稍反卷,白色,中脉两侧黄色,基部两侧有红色条纹;花丝短,花药线形,长约1cm,药隔附属体半月形,淡黄色,先端稍向内卷;柱头具缘毛。蒴果卵圆形,长2.5-3cm,宽1.8-2.5cm,成熟时紫绿色,3裂,果皮具明显的九翅,被稀疏的白色短柔毛,翅上更为密集,先端具残存的宿萼。种子多数。花期5-6月,果期6-8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和西藏等地。

道地产区

广东、广西、云南和西藏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50-800m的林中溪边阴湿处。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