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空桶参

空桶参,中药名。为菊科植物糖芥绢毛菊Soroserishookeriana(C.B.Clarke)Stebb.的全草。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经止血,下乳之功效。常用于外感咳嗽,支气管炎,乳汁不下,乳腺炎,月经不调,红崩、白带、衄血,疮疖痈肿。

中文名称

空桶参

别名

空洞参、空空参、啦吧花

性味归经

味苦、微辛,性平。归肺、肝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经止血,下乳。
主治
外感咳嗽,支气管炎,乳汁不下,乳腺炎,月经不调,红崩、白带、衄血,疮疖痈肿。
用法用量
6-12g。
药理作用
~抑菌作用。~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外感咳嗽:空桶参四钱,枇杷芋9g,羌活、柴胡、长春七各6g,太白米4.5g。水煎服。(《陕西中草药志》)

2、治鼻衄:空桶参9g,蝎子21g,侧柏叶炭6-9g。先将前二味药水煎,后将侧柏叶炭调入服。(《陕西中草药志》)

3、治乳腺炎:空桶参、瓜蒌各12g。水煎服。(《陕西中草药志》)

附注
本品尚有团花绢毛菊Soroserisglomerata(Decne.)Stebbins亦作本品入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花刚开放时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长10-30cm;基部具圆锥状根;茎直径1-2.5cm,淡紫色,无毛,具细纵棱;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中空。叶皱曲,破碎,平展后为倒披针形、披针形或线形,长3-10cm,宽3-11mm,先端圆钝,基部渐狭成柄全缘或具疏齿,绿色,无毛。头状花序多数,密集于茎顶端成球状,总苞暗绿色,外层总苞片线形,内层披针形;花黄色,全部舌状。瘦果长圆形或纺锤形,长4-6mm,冠毛灰白色。气无,味苦。

以个体肥厚、完整、色淡紫色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菊科植物糖芥绢毛菊。
形态特征
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30cm,根长圆锥形,不分枝。茎直立,粗壮,直径1-2.5cm,中空,上部较下部大,近无毛。叶互生,倒披针形、披针形或条形,长3-10cm,宽3-11mm,密集生于茎的中下部,先端圆钝,基部渐窄下延成柄,边全缘或疏具波状浅齿。夏秋季开黄色花,头状花序多数而小,密集生于茎顶呈球状;总苞长9-12mm,暗绿色;总苞片2层,内层基部结合,外层窄长,条形;花全为舌状,长12-15mm,顶端5齿裂,管部长5-6mm,聚药雄蕊5,花药及花柱紫黑色。下位子房,花柱2裂。瘦果倒卵状长圆形,稍扁,长2.5-6mm,上部急窄,有多数纵肋;冠毛灰白色,长7-9mm。花期6-7月。
分布区域
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高山坡树林杂草地或荒漠草地。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