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苦天茄叶

苦天茄叶,中药名。为茄科植物喀西茄SolanumkhasianumC.B.Clarke的叶。分布于云南等地。具有息风定惊之功效。常用于小儿惊厥。

中文名称

苦天茄叶

性味归经

味微苦,性凉。归肝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息风定惊。
主治
小儿惊厥。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相关论述
《云南中草药》:“消炎止痛,解毒止痉。治小儿惊厥。”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小儿惊厥:刺天茄叶6g。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茄科植物喀西茄。
形态特征
直立草本至亚灌木,高1-2米,最高达3米,茎、枝、叶及花柄多混生黄白色具节的长硬毛,短硬毛,腺毛及淡黄色基部宽扁的直刺,刺长2-15毫米,宽1-5毫米,基部暗黄色。叶阔卵形,长6-12厘米,宽约与长相等,先端渐尖,基部戟形,5-7深裂,裂片边缘又作不规则的齿裂及浅裂;上面深绿,毛被在叶脉处更密;下面淡绿,除被有与上面相同的毛被外,还被有稀疏分散的星状毛;侧脉与裂片数相等,在上面平,在下面略凸出,其上分散着生基部宽扁的直刺,刺长约5-15毫米;叶柄粗壮,长约为叶片之半。蝎尾状花序腋外生,短而少花,单生或2-4朵,花梗长约1厘米;萼钟状,绿色,直径约1厘米,长约7毫米,5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约5毫米,宽约1.5毫米,外面具细小的直刺及纤毛,边缘的纤毛更长而密;花冠筒淡黄色,隐于萼内,长约1.5毫米;冠檐白色,5裂,裂片披针形,长约14毫米,宽约4毫米,具脉纹,开放时先端反折;花丝长约1.5毫米,花药在顶端延长,长约7毫米,顶孔向上;子房球形,被微绒毛,花柱纤细,长约8毫米,光滑,柱头截形。浆果球状,直径约2-2.5厘米,初时绿白色,具绿色花纹,成熟时淡黄色,宿萼上具纤毛及细直刺,后逐渐脱落;种子淡黄色,近倒卵形,扁平,直径约2.5毫米。花期春夏,果熟期冬季。
分布区域
分布于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喜生于山间林下,荒地沟边。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