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库页悬钩子

库页悬钩子,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库页悬钩子RubussachalinensisLévl.的茎叶。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具有清肺止血,解毒止痢之功效。常用于吐血,衄血,痢疾,泄泻。

中文名称

库页悬钩子

拉丁文名

RubussachalinensisLévl.

别名

野悬钩子

道地产区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甘肃、青海、新疆

性味归经

味苦、涩,性平,归心、肺、大肠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清肺止血,解毒止痢。

主治

吐血,衄血,痢疾,泄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药理作用

1、促性激素样作用。

2、增强子宫收缩幅度。

相关论述

《长白山植物药志》:“解毒,止血,祛痰,消炎。主治吐血、衄血、痢疾。”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痢疾:库页悬钩子茎叶、香青,同煎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附注

与库页悬钩子同等入药的悬钩子属植物还有北悬钩子。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8月采割茎叶,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蔷薇科植物库页悬钩子。

形态特征

库页悬钩子,又名白背悬钩子。灌木或矮小灌木,高0.6-2米;枝紫褐色,小枝色较浅,具柔毛,老时脱落,被较密黄色、棕色或紫红色直立针刺,并混生腺毛。小叶常3枚,不孕枝上有时具5小叶,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3-7厘米,宽1.5-4(5)厘米,顶端急尖,顶生小叶顶端常渐尖,基部圆形,顶生小叶基部有时浅心形,上面无毛或稍有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或缺刻状锯齿;叶柄长2-5厘米,顶生小叶柄长1-2厘米,侧生小叶几无柄,均具柔毛、针刺或腺毛;托叶线形,有柔毛或疏腺毛。花5-9朵成伞房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稀单花腋生;总花梗和花梗具柔毛,密被针刺和腺毛;花梗长1-2厘米;苞片小,线形,有柔毛和腺毛;花直径约1厘米;花萼外面密被短柔毛,具针刺和腺毛;萼片三角披针形,长约1厘米,顶端长尾尖,外面边缘常具灰白色绒毛,在花果时常直立开展;花瓣舌状或匙形,白色,短于萼片,基部具爪;花丝几与花柱等长;花柱基部和子房具绒毛。果实卵球形,较干燥,直径约1厘米,红色,具绒毛;核有皱纹。花期6-7月,果期8-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道地产区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0-2500m的山坡潮湿地密林下、稀疏杂木林内、林缘、林间草地。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