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冷杉果

冷杉果,中药名。为松科植物苍山冷杉AbiesdelavayiFranch.的种子。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温中理气,散寒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发痧气痛,脘腹冷痛,疝气痛。

中文名称

冷杉果

别名

唐则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归肝、肺、胃、小肠经

毒性

无毒《四川中药志》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温中理气,散寒止痛。

主治

发痧气痛,脘腹冷痛,疝气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2g;或浸酒;或煅存性研末。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相关论述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理气散寒,治发痧气痛、胸腹冷痛及小肠疝气等症。”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胃痛、腹痛:冷杉果6g,胡椒、吴茱萸各3g。研末,兑酒冲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2、治小肠疝气:冷杉果、荔枝核、山茴香、澄茄、橘核各6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球果近成熟时采摘,轻轻打下鳞片及种子,然后筛出种子,生用或炒用。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种子略呈楔形,上端有膜质的翅。气微,味淡。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松科植物苍山冷杉。

形态特征

苍山冷杉,又名高山枞、塔杉。乔木,高达25米,胸径达1米;树皮粗糙,纵裂,灰褐色;大枝平展,树冠尖塔形;小枝无毛,稀嫩枝有毛叶枕之间微有凹槽,一年生枝红褐色或褐色,二, 三年生枝暗褐色、褐色或暗灰褐色;冬芽圆球形,有树脂。叶密生,辐射伸展,或枝条下面之叶排列成两列,上面之叶斜上伸展,条形,通常微呈镰状,边缘向下反卷,长0.8-3.2(多为1.5-2)厘米,宽1.7-2.5毫米,先端有凹缺,上面光绿色,下面中脉两侧各有一条粉白色气孔带,白粉带常被反卷的叶缘遮盖,横切面两侧卷曲、两端急尖,有2个边生树脂道, 上面至两端下侧有一层连续排列的皮下层细胞,稀两端二层,下面中部有二层皮下层细胞。球果圆柱形或卵状圆柱形,熟时黑色,被白粉,长6-11厘米,径3-4厘米,有短梗,中部种鳞扇状四方形,长1.3-1.5厘米,宽1.4-1.8厘米;苞鳞露出,先端有凸尖的长尖头,尖头长3-5毫米,通常向外反曲;种子常较种翅为长,种翅淡褐色或褐色。花期5月,球果10月成熟。

分布区域

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生长环境

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