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南五味子

南五味子,中药名。为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常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中文名称

南五味子

拉丁文名

Schisandrae Sphenantherae Fructus

别名

山花椒、乌梅子、软枣子

道地产区

陕西、湖北、山西

性味归经

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

毒性

无毒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主治

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6g;研末,每次1-3g;熬膏;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麻疹初发者均禁服。

化学成分

本品含挥发油、木脂素、三萜、二萜酸,此外尚含糖类、苯甲酸、柠檬酸、酒石酸、精氨酸、维生素C、β-谷甾醇等。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镇静催眠、抗衰老、抗氧化、保肝等作用。

相关论述

《本草蒙筌》:“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味最妙。”

临床应用

鉴别用药

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五味子有北五味子、南五味子之分,前者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实,主产于辽宁、黑龙江等地,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为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主产于陕西、湖北、山西等地,习称“南五味子”。二者性味、功效、主治相似。《本草蒙筌》言:“南北各有所长,藏留切勿相混。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味最妙。”临床适应病证也大致相同。

附注

对于需要中药治疗的患者,首先应在正规中医医院就诊,经专业中医辨证后开具中药处方。购药时应注意甄别药材供应商,推荐选择华润等大型医药企业,这类企业能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确保所售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品质与疗效。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除去果梗和杂质。

炮制方法

1、南五味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2、醋南五味子:取净五味子,加米醋拌匀,润透,置适宜容器内,加热蒸至黑色,取出,干燥。用时捣碎。每100kg五味子,用米醋20kg。

3、炒南五味子:取五味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鼓起,呈紫褐色为度,取出放凉。

4、蒸五味子:将原药除去杂质及梗,淘净,滤干,置蒸笼内,蒸4小时(以上气算起),取出,干燥,筛去灰屑。

5、酒南五味子:取净五味子,加入黄酒拌匀,润透,置适宜容器内,蒸或炖至透心,表面呈紫黑色或黑褐色为度,取出干燥;或取净五味子,加入黄酒拌匀,置适宜容器内,密闭,隔水加热至表面呈紫黑色或黑褐色,取出干燥。每100kg五味子,用黄酒20kg。

6、蜜南五味子: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加入净五味子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100kg五味子,用炼蜜10kg;或取净五味子与炼蜜和适量开水拌匀蒸2-3小时,取出,晾干,每100kg五味子,用炼蜜15kg。

7、酒蜜制南五味子:取净五味子用酒、蜜拌匀,置容器内蒸30-40分钟,取出晒干。每100kg五味子,用黄酒12kg、炼蜜15kg。

保存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4-6mm。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于种子上。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微酸。

饮片性状

1、南五味子:参见“药材性状”项。

2、醋南五味子:形如南五味子,表面棕黑色,油润,稍有光泽。微有醋香气。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

形态特征

落叶木质藤本。老枝灰褐色,皮孔明显,小枝紫红色。叶互生,纸质;叶柄长1-3cm,带红色;叶片倒卵形、宽卵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通常最宽处在叶的中部以上,长3-11cm,宽1.5-7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有疏生波状细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侧脉4-6对,网脉较明显。花单性,雌雄异株,花橙黄色,直径1.2cm,单生或1-3朵簇生于叶腋,花梗细,长2-4cm,花被5-8,排成2-3轮;雄蕊11-23枚,着生于倒卵形的花托上,花丝短,花药先端平截;雌蕊群近球形,心皮30-60。果序长3.5-10cm,小浆果球形,成熟后鲜红色。种子2,肾形,长约4mm,种皮褐色、光滑,或仅在背部微皱。花期4-7月,果期7-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及云南东北部。

道地产区

主产于陕西、湖北、山西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600-3000米的湿润山坡边或灌丛中。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