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牛耳散血草

牛耳散血草,中药名。为苦苣苔科植物扭果苣苔Streptocarpusclarkeanus(Hemsl.)HilliardetB.L.Burtt[BoeaclarkeanaHemsl.]的全草。分布于陕西、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中文名称

牛耳散血草

别名

散血草、歇壁蝴蝶

性味归经

味苦,性凉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散瘀,消肿止血。
主治
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
相关论述

1、《陕西中草药》:“苦,凉。”

2、《陕西中草药》:“止血,散血,消肿。主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

3、《浙江药用植物志》:“清热。主治小儿慢惊风。”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小儿慢惊风:(歇壁蝴蝶)全草15g,一支黄花根12g。水煎,频频灌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苦苣苔科植物扭果苣苔。
形态特征
扭果苣苔又名旋蒴苣苔、大花旋蒴苣苔。无茎多年生草本,高7-14cm。根茎粗短,密生纤维状须根。叶基生;叶柄长0.5-6cm,密被短伏毛;叶片革质,卵形或宽卵形,有时近圆形,长2-7.5cm,宽1.5-4cm,先端钝,基部截形、心形或宽楔形,边缘有钝锯齿,两面均具短糙伏毛。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花葶2-4条,高7-14cm,密被短糙伏毛;聚伞花序,有花2-10朵;苞片卵形,长约7mm;小苞片线形,微小;花萼钟形,长约5mm,5浅裂,裂片近相等,三角形;花冠白色或粉红色,钟状筒形,长约2.4cm,外面被疏毛,冠檐稍偏斜,5裂,裂片近相等;雄蕊4,能育雄蕊2,内藏,花药相连;子房细长,被短毛。蒴果线形,长约3.8cm,螺旋状扭曲,变无毛。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陕西、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300-3000m岩石上。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