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狍茸

狍茸,中药名。为鹿科动物狍CapreolusCapreolus(Linnaeus)雄性未骨化的幼角。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各地。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之功效。常用于虚劳羸弱,腰膝酸软,筋骨疼痛,阳痿,不孕。

中文名称

狍茸

性味归经

味甘、咸,性温。归肾经

药材分类

动物

声明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功效作用

功能
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
主治
用于虚劳羸弱,腰膝酸软,筋骨疼痛,阳痿,不孕。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冲,每次3g,每日9g;或浸酒;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阳虚阳亢者禁服。
相关论述

1、《中国药用动物志》:“应用同鹿茸,功效稍逊。”

2、《内蒙古药用动物》:“可以代替鹿茸入药,但功效稍逊。”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配伍当归、乌梅可治精血俱虚,营卫耗损,潮热自汗,怔忡惊悸,肢体倦乏,一切虚弱之证(《济生方》)

2、肾虚、阳痿:狍茸20g,肉苁蓉50g,共研细末,每次服5g,日服2次。

3、虚寒崩漏:狍茸5g,阿娇12g,艾叶炭、当归各10g。水煎服。(2-3方出自《实用中草药原色图谱》)

附注
狍血有调经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狍血煮成块,晾干,研粉,开水冲服,每次15g)。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季锯茸,洗去茸毛上的污物,用线封口,缠上麻绳,固定在架上,置沸水中煮过数次,自然风干。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喷酒,放火上烤软,切片,干燥。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蛀,防潮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1、药材性状:全长多为5-7cm,直径2-2.5cm。基部较粗,顶端渐细,先端钝。全体布满灰褐色茸毛,茸体有纵棱。质坚硬,断面有细孔。气腥,微臭,味咸。

2、饮片性状:呈类圆形片状,周边红棕色或棕色,质轻。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鹿科动物狍。
形态特征
狍又名麅子、狍子。中型鹿类。体长约1.3m,体重约35kg。雄兽有角,较短,分三叉呈树枝状,每年冬季脱落1次。无獠牙,耳朵和眼都大,颈长,尾很短,隐于体毛内。四肢颇长,后肢略比前肢长。冬季,毛棕黄色,夏季毛栗红色,臀部灰白色。
分布区域
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各地。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