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青溪鳞毛蕨

青溪鳞毛蕨,中药名。为鳞毛蕨科植物齿头鳞毛蕨Dryopterislabordei(Christ)C.Chr.[AspidiumlabordeiChrist]的根茎。分布于西南及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清热利湿,活血调经之功效。常用于肠炎,痢疾,妇女痛经,月经不调。

中文名称

青溪鳞毛蕨

性味归经

味微苦,性凉。归肝、大肠经

毒性

无毒(《别录》)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利湿,活血调经。
主治
用于肠炎,痢疾,妇女痛经,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相关论述

1、《中国药用孢子植物》:“清热利湿,活血调经。用于肠炎、痢疾、痛经等。”

2、《新华本草纲要》:“根茎,味微苦;性寒。有清热利湿,活血调经的功效。用于肠炎、痢疾,月经不调。”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痢疾,肠炎:青溪鳞毛蕨15g,蛇莓15g。煎服。

2、治痛经:青溪鳞毛蕨15g,香附9g。煎服。(1-2方出自《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采挖后除去叶,洗净泥沙,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鳞毛蕨科植物齿头鳞毛蕨。
形态特征
齿头鳞毛蕨又名拉波鳞毛蕨、疏叶鳞毛蕨。植株高30-60cm。根茎斜升,与叶柄基部被棕褐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5-35cm,向上光滑;叶片卵状三角形,长20-35cm,宽10-25cm,仅羽轴下面有少数棕色泡状小鳞片,三回羽裂;羽片稍向上弯弓,基部1对最大,长10-15cm,宽4-6cm,羽轴基部下侧小羽片略长,小羽片先端圆锐并有数个尖齿,边缘有粗锯齿。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小脉中部或中部以下,沿中脉两侧各成1行;无囊群盖。
分布区域
分布于西南及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600-1800m的山地林下。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