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涩梨

涩梨,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台湾林檎Malusdoumeri(Bois)Chev.的果实。主产于台湾、广西等地。具有消食导滞,理气健脾之功效。常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痛,泄泻。

中文名称

涩梨

拉丁文名

Malusdoumeri(Bois)Chev.

别名

山楂、山楂果、台湾苹果、山仙查

道地产区

台湾、广西

性味归经

味甘、酸、涩,性微温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消食导滞,理气健脾。

主治

食积停滞,脘腹胀痛,泄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果9-15g;果炭6-15g。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相关论述

1、《广西本草选编》:“理气健脾,消食导滞。”

2、《台湾药用植物志》:“上人以果供食,果煎服为健胃剂。”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食积停滞,脘腹胀满疼痛:山楂果9-15g。水煎服。

2、治大便溏泄:山楂炭6-12g。水煎服。(1-2方出自《广西本草选编》)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果实成熟时采摘,鲜用或用沸水烫10min后,捞起切片,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果实球形,直径4-5.5cm,表面棕红色或棕褐色,具细纹,无斑点;顶端隆起,有宿萼,萼片反卷。干品为类圆形切片,直径1.5-4.2cm,厚0.3-1cm。外皮棕红色至紫棕色,有细皱纹,边缘略内卷。果肉厚0.4-1.2cm,淡棕红色,中部横切片可见5个子房室,每室具种子2粒。种子皮薄而易碎,但种子多脱落而中空。顶部切片可见管状突起的宿存萼筒,有微柔毛或无毛。有的切片可见残存的果柄。气微,味酸、微涩。

饮片性状

焦涩梨形同涩梨,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蔷薇科植物台湾林檎。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15m。嫩枝被长柔毛,老枝暗灰褐色或紫褐色,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5-3cm;托叶膜质,线状披针形,早落;叶片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9-15cm,宽4-6.5cm,边缘有不整齐尖锐锯齿,嫩时两面有白色绒毛,成熟时脱落。花两性;花序近似伞形,有花4-5朵,花梗长1.5-3cm,有白色绒毛;花黄白色,直径2.5-3cm;萼筒倒钟形,外面有绒毛;萼片卵状披针形,全缘,内面密被白色绒毛;花瓣5,卵形,基部具短爪;雄蕊约30,花药黄色;花柱4-5,基部有长绒毛,较雄蕊长,柱头半圆形。梨果球形,直径4-5.5cm,黄红色,宿萼有短筒,萼片反折,先端隆起,果心分离,外面有红点;果梗长1-3cm。花、果期夏秋季。

分布区域

产于台湾、广西等地。

道地产区

台湾、广西。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0-2000m的阔叶树林中。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