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山东肿足蕨

山东肿足蕨,中药名。为肿足蕨科肿足蕨属植物山东肿足蕨HypodematiumsinenseK.Iwats.的全草或叶。植物山东肿足蕨,分布于我国山东、江苏、江西、河南等地。具有和胃止呕,平肝安神之功效。主治恶心,呕吐,头晕,失眠。

中文名称

山东肿足蕨

拉丁文名

HypodematiumsinenseK.Iwats.

别名

治晕草

道地产区

山东、江苏、江西、河南

性味归经

味苦,性平。入肝、胃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和胃止呕,平肝安神。

主治

恶心,呕吐,头晕,失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20g。

注意事项

孕妇禁服。

相关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用于治疗恶心、呕吐、头晕、胃神经官能症及美尼尔综合征。”“本品治疗美尼尔综合征,有效率为95%。”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治疗梅尼埃综合征及胃神经症。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全草捆成把,长30-45cm。根茎呈不规则柱状,密被红棕色披针形鳞片;质硬脆,断面淡棕色或淡绿色,有数个黄白色点状分体中柱环列。叶皱缩或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阔卵状五角形,三回羽状,最基部一对羽片对生,向上互生,末回小羽片5-6对,长圆形,先端有3锯齿,两侧羽状;表面黄绿色,两面及叶轴、羽轴表面均密被细小球杆状腺毛;孢子囊群圆肾形,生于叶裂片小脉中部,囊群盖淡棕色,膜质;叶柄长约20cm,基部膨大部分密被红棕色披针形鳞片,断面有两个黄白色长圆形分体中柱呈“八”字形排列,叶片质脆,易碎。气微,味淡。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肿足蕨科肿足蕨属植物山东肿足蕨。

形态特征

植株高达22厘米。根茎短而横生,连同叶柄基部膨大部分密生棕色、狭披针形鳞片,顶部边缘有小齿。叶近生;叶柄长约7厘米;叶片卵状三角形,长13-20厘米,基部宽约14厘米,顶端渐尖,四回羽裂;羽片约8对,有柄,互生,斜向上,基部1对最大,卵状三角形,长达7厘米,宽4-5厘米,急尖头,有短柄,三回羽裂;一回小羽片7-8对,斜展,基部下侧1片最大,卵形,基部近楔形,二回羽状;裂片5对,分裂细,长圆形,先端有2-3细锯齿;叶片、叶柄、叶轴及羽轴均疏被柔毛;叶脉在裂片上羽状,小脉单一或二叉。孢子囊群小,圆形,背生于侧脉中部以上;囊群盖圆肾形,疏生柔毛。

分布区域

分布于我国山东、江苏、江西、河南等地。

道地产区

我国山东、江苏、江西、河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石灰岩缝中。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