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山麻根

山麻根,中药名。为荨麻科苎麻属植物悬铃木叶苎麻Boehmeriatricuspis(Hance)Makino的根。植物悬铃木叶苎麻,分布于我国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具有活血止血,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胎漏下血,痔疮肿痛,疖肿。

中文名称

山麻根

别名

龟叶麻根(《安徽中草药》)

毒性

小毒(《湖南药物志》)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止血,解毒消肿。
主治
跌打损伤,胎漏下血,痔疮肿痛,疖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汤洗。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跌打内伤,鲜山麻根加山天萝(葡萄科蛇葡萄)根、兰花(兰科春兰)根等量,拌入黄酒,捣烂敷患处。(《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2、治跌打损伤,龟叶麻根、五加皮各60g,白附子、皂角各6g。共研细末,加糖适量,用水调和,摊布上贴患处。(《安徽中草药》)

3、治妊娠漏血,悬铃木叶苎麻根15g,紫苏蔸、益母草各9g,艾杆3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4、治痔疮,山麻根煎汤熏洗。(《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5、治疖肿,悬铃木叶苎麻鲜根或鲜叶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附注
本种在“FloraofChina”5:172,2003的中文名为八角麻。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根,洗净,晒干或鲜用。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根圆柱形,略弯曲,直径1-2cm。表面暗赤色,有较多的点状突起及须根痕,质硬,断面棕白色,有较细密的放射状纹理。水浸略有粘性。气微,味微辛、微苦、涩。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荨麻科苎麻属植物悬铃木叶苎麻。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90cm。茎直立,数茎丛生,不分枝,有4钝棱,通常带红色,上部疏生短伏毛。叶对生;叶柄长1-8cm;叶片草质,卵形或宽卵形,长3.5-13cm,宽3-12cm,先端有3或5骤尖或3浅裂,有时在上部叶长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生粗牙齿,上面疏生短毛,下面近无毛;基生脉3条。雌雄同株或异株;花序穗状,腋生,细长;雄花序在同株时生在较下部的叶腋,雄花被片4-5,淡黄白色,雄蕊4-5;雌花序在同株时生上部中叶腋,雌花小,花被管状,淡红色,花柱线形,长达2mm,宿存。瘦果倒卵形,长约lmm,上部有细柔毛。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林下或沟边草地。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