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丝瓜络

丝瓜络,中药名,为葫芦科丝瓜属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L.)Roem.的干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主产于江苏、浙江。本品具有祛风,通络,活血,下乳的功效。主治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乳痈肿痛。

中文名称

丝瓜络

拉丁文名

Luffae Fructus Retinervus

别名

天萝筋、丝瓜网、丝瓜壳、瓜络、絮瓜瓤、天罗线、丝瓜筋、丝瓜瓤、千层楼、丝瓜布

道地产区

江苏、浙江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归肺、胃、肝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医保类型

医保(丝瓜络)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通络,活血,下乳。

主治

主要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乳痈肿痛。

用法用量

1、内服:煎服,5-12g;或烧存性研末,每次 1.5-3g。

2、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木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多糖类成分。此外,还含齐墩果酸等成分。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抗炎、镇痛、镇静、止咳及降血脂等作用。

相关论述

1、《医林纂要》:“凉血渗血,通经络,托痘毒。”

2、《药性切用》:“热痹宜之。”

3、《本草再新》:“和血脉,化痰顺气。”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肢体麻痹,常与秦艽、防风、当归、鸡血藤等配伍。

2、治气血瘀滞之胸胁胀痛,多配柴胡、香附、瓜蒌皮、郁金等。

3、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常与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猪蹄等同用;治乳痈肿痛,每与蒲公英、浙贝母、瓜蒌、青皮等配伍。

相关配伍

1、丝瓜络配桑枝:丝瓜络祛风,通经络,行血脉;桑枝祛风湿,利关节。两药伍用,可增强祛风、通络之效,适用于风湿痹痛,或风湿入络之胸胁疼痛。

2、丝瓜络配瓜蒌:丝瓜络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瓜蒌清热化痰,行气散结。丝瓜络行于血分,瓜蒌行于气分。两药相配,气血并调,可增强清肺化痰,通络散结的功效,适用于胸痹胸闷,胸胁疼痛,肺热痰咳,乳痈肿痛。

3、丝瓜络配蒲公英:丝瓜络甘平,入肺胃肝三经,通络下乳而治乳痈肿痛;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善疗乳痈。两药配伍应用,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适用于乳痈肿痛。

鉴别用药

丝瓜络与穿山龙:两药同为祛风湿药,均能祛风通络活血,用治风湿痹痛,跌扑损伤。但丝瓜络味甘性平,归肺胃肝经,善于祛风,通络,可用于胸胁胀痛者;因其具有和血脉,通络下乳消肿之功,故妇人产后气血壅滞,乳汁不通,乳痈肿痛亦常用之。穿山龙性味甘苦温,归肝肾肺经,又能活血止痛,可用于跌扑损伤,闪腰岔气;另有止咳平喘之功,用于咳嗽气喘等。

相关药品

滑膜炎颗粒、驱风液、通络生乳糖浆。

药膳食疗

对虾通草丝瓜汤:

1、功效:具有调节乳房气血、通乳、开胃化痰等功效。

2、原材料:对虾2只,通草6克,丝瓜络10克,食油、葱段、姜丝、盐各少许。

3、做法:将通草、丝瓜络冲洗干净,将虾去肠泥,一同入锅加水煎汤,同时下入葱、姜、盐,用中火煎煮将熟时,放入食油,烧开即成。

4、用法:佐餐食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果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除去外皮和果肉,洗净,晒干,除去种子。

炮制方法

1、丝瓜络: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种子,击扁,切成小段。

2、炒丝瓜络:取净丝瓜络小块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放凉。

3、丝瓜络炭:取丝瓜络块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时,喷淋清水,取出,晾干。

保存方法

置干燥处。

药材鉴别

鉴别

本品粉末灰白色。木纤维单个散在或成束,细长,稍弯曲,末端斜尖,有分叉或呈短分枝,直径7-39μm,壁薄。螺纹导管和网纹导管直径8-28μm。

药材性状

本品为丝状维管束交织而成,多呈长棱形或长圆筒形,略弯曲,长30-70cm,直径7-10cm。表面黄白色。体轻,质韧,有弹性,不能折断。横切面可见子房3室,呈空洞状。气微,味淡。

饮片性状

1、丝瓜络:参见药材性状。

2、炒丝瓜络:形如丝瓜络块,表面褐黄色,微焦。

3、丝瓜络炭:形如丝瓜络块,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葫芦科丝瓜属植物丝瓜。

形态特征

一年生攀援草本。茎枝粗糙,有棱沟,有微柔毛。茎须粗壮,通常2-4枝。叶互生;叶柄粗糙,近无毛;叶片三角形或近圆形,通常掌状5-7裂,裂片三角形,中间较长,边缘有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通常10-20朵生于总状花序的顶端,花序梗粗壮;花萼筒钟形,被短柔毛;花冠黄色,辐状,裂片5,长圆形,里面被黄白色长柔毛,外面具3-5条突起的脉,雄蕊5,稀3,花初开放时稍靠合,最后完全分离;雌花单生;花被与雄花同,退化雄蕊3,子房长圆柱状,有柔毛,柱头3,膨大。果实圆柱状,直或稍弯,长15-30cm,直径5-8cm,表面平滑,通常有深色纵条纹,未成熟时肉质,成熟后干燥,里面有网状纤维,由先端盖裂。种子多数,黑色,卵形,扁,平滑,边缘狭翼状。花、果期夏秋季。

分布区域

全国各地均产。

道地产区

主产于江苏、浙江。

生长见习

性喜温暖气候,耐高温、髙湿,忌低温。对土壤适应性广,宜选择土层深厚、潮湿、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不宜瘠薄的土壤。

繁殖方式

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法。

栽培技术

1、直播法:3-4月,整地作畦,宽约3m。种子经浸种催芽后,于畦面两边播种2行。

2、育苗移栽法:2-3月,在保温苗床上,用营养钵育苗,当瓜苗长出2-3片真叶时,即可移栽。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