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瓦韦

瓦韦,中药名。为水龙骨科瓦韦属植物瓦韦Lepisorusthunbergianus(Kaulf.)的全草。植物瓦韦,分布于我国台湾、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北京、山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朝鲜、日本和菲律宾也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止血之功效。主治小儿高热、惊风,咽喉肿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小便淋沥涩痛,尿血,咳嗽咳血。

中文名称

瓦韦

别名

剑丹《植物名实图考》,七星草、骨牌草《江苏药材志》,小叶骨牌草、七星剑《天目山药用植物志》,小舌头草、细骨牌草、大金刀《湖南药物志》,千只眼、泡泡草(四川),小肺筋(贵州)

性味归经

味淡,性寒。入肺、小肠经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止血。

主治

小儿高热、惊风,咽喉肿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小便淋沥涩痛,尿血,咳嗽咳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煅存性研末撒。

注意事项

中寒泄泻者忌用。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2、降低血糖、胆固醇作用。

相关论述

1、《唐本草》:“疗淋。”

2、《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损伤,酒煎服。”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小儿高热,瓦韦、鸭跖草各30g。煎服。(《安徽中草药》)

2、治小儿惊风,鲜瓦韦全草15~21g,冰糖酌量,水炖服;或全草30g,一枝黄花、半边莲各15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3、治咽喉肿痛,鲜瓦韦适量,捣烂取汁,加醋调匀,含咽。(《四川中药志》1982年)

4、治痈肿,鲜瓦韦,捣烂,敷患处,干则更换。(《安徽中草药》)

5、治目有星翳,鸡蛋1个,破一头,将(瓦韦)全草研粗末塞入,用纸封口,蒸熟,去草食蛋。(《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带根茎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常多株卷成团。根茎横生,柱状,被多数须根与鳞片。叶线状披针形,土黄色至绿色,卷曲皱缩,沿两边向背面反卷。孢子囊群10~20余个,于叶背面排列成2行,味淡弱,根茎味苦。以干燥、绿色、背面有棕色孢子囊群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水龙骨科瓦韦属植物瓦韦。

形态特征

植株高约8~20厘米。根状茎横走,密被披针形鳞片;鳞片褐棕色,大部分不透明,仅叶边1~2行网眼透明,具锯齿。叶柄长1~3厘米,禾秆色;叶片线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中部最宽0.5~1.3厘米,渐尖头,基部渐变狭并下延,干后黄绿色至淡黄绿色,或淡绿色至褐色,纸质。主脉上下均隆起,小脉不见。孢子囊群圆形或椭圆形,彼此相距较近,成熟后扩展几密接,幼时被圆形褐棕色的隔丝覆盖。

分布区域

分布于我国台湾、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北京、山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朝鲜、日本和菲律宾也有。

生长环境

附生山坡林下树干或岩石上,海拔400~3800米。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