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叶

乌桕叶,中药名。为大戟科乌桕属植物乌桕Sapiumsebiferum(L.)Roxb.的叶。植物乌桕,分布于我国黄河以南各省区,北达陕西、甘肃。具有泻下逐水,消肿散瘀,解毒杀虫之功效。主治水肿,大、小便不利,腹水,湿疹,疥癣,痈疮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中文名称
别名
性味归经
毒性
药材分类
功效作用
1、降压作用。
2、抑制2型疱疹病毒。
1、《纲目》:“主治食牛马六畜肉,生疔肿欲死者,捣自然汁一二碗,顿服,得大利,去毒即愈,未利再服。”
2、《分类草药性》:“治气痈,瘀血。”
临床应用
1、治疗真菌性阴道炎。
2、治疗毒蛇咬伤。
1、治水肿,鲜乌桕叶100g,鱼腥草一把,车前草一把,土黄芪50g,生地黄9g。水煎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2、治血吸虫病腹水,乌桕叶、根6-30g。水煎服,早、晚各1次。(《浙江药用植物志》)
3、治真菌性阴道炎、风疹、湿疹,乌桕鲜叶适量。水煎熏洗。(《广西本草选编》)
4、治穿石痈(后臼齿连接有二三齿处红肿溃烂)鲜乌桕嫩叶连心合糯米饭粒(加葱头或米醋更佳)捣烂敷患处。(《泉州本草》)
5、治头部湿疹,乌桕叶、陀僧末各适量。生油调匀,煮沸候冷。搽患处。(《岭南草药志》)
6、治脚癣,乌桕鲜叶捣烂,加食盐少许调匀,敷患处。(《广西本草选编》)
7、治疮疖肿毒,毒蛇咬伤,乌桕叶、射干各等量。捣烂敷伤口。(《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其去掉栓皮的根或茎皮(乌桕皮)、种子(乌桕子)亦供药用。乌桕皮味苦,性微温,有毒。归大肠、胃经。有利水,消积,杀虫,解毒之功效。治疗水肿,臌胀,症瘕积聚,二便不通,湿疮,疥癣,疗毒。内服煎汤,10-15g(鲜者30-6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乌桕子味甘,性凉,有毒。有杀虫,利水,通便之功效。治疥疮,湿疹,皮肤皲裂,水肿,便秘。内服煎汤,用量3-6g。外用,榨油涂、捣烂敷或煎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