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乌苏里黄芩

乌苏里黄芩,中药名。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乌苏里黄芩ScutellariapekinensisMaxim.var.ussuriensis(Regel)Hand.-Mazz.的根。植物乌苏里黄芩,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主治高热烦渴,肺热咳嗽,热毒泻痢,血热吐衄,胎动不安,疮痈肿毒,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

乌苏里黄芩

别名

小黄芩、胡黄芩、黄底芩(吉林)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

药材分类

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止血,安胎。
主治
高热烦渴,肺热咳嗽,热毒泻痢,血热吐衄,胎动不安,疮痈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研末撒。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挖出根部,洗净,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唇形科黄芩属植物乌苏里黄芩。
形态特征
植物乌苏里黄芩,京黄芩《中国植物志》的黑龙江变种。为一年生草直立草本,高24-40厘米。茎几无毛或被极疏的小柔毛,基部常带紫色。叶具柄,柄长0.5-2厘米;叶片膜质,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1.4-4.7厘米,宽1.2-3.5厘米,上面无毛或生于基部者被糙伏毛,下面仅沿脉上被极疏的柔毛。花对生,排列成顶生的总状花序;苞片除最下一对叶状较大外均细小,狭披针形;花萼仅脉上被疏柔毛,果时十分增大;花冠蓝紫色,长1.7-1.8厘米,筒前方基部略呈膝曲状,下唇中裂片宽卵圆形,雄蕊4,二强;花盘肥厚,前方隆起。小坚果卵形,腹面中下部具1果脐。花期6-8月,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450-1500米的山地林下或林间草甸湿地。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