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竹䶉子牙

竹䶉子牙,中药名。为竹鼠科动物竹鼠RhizomyssinesisGray的牙齿。分布于陕西、甘肃、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祛风解毒之功效。用于小儿破伤风。

中文名称

竹䶉子牙

性味归经

味甘、咸,性平,归肺经

药材分类

动物

声明

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解毒。
主治
用于小儿破伤风。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油炸,研粉,0.3-0.6g。
相关论述

《陕西中草药》:“用于小儿破伤风。”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小儿破伤风:将牙用油炸,研成粉,每服0.3-0.6g,开水送服。(《广西药用动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末冬初捕捉后,杀死,取牙,油炸,研粉。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竹鼠科竹鼠属竹鼠。
形态特征
体形粗壮,呈圆筒形。成兽体长一般小于38cm,尾长6-7cm,体重500-800g。头部钝圆,吻较大,眼小,耳隐于毛内。四肢短粗,爪强而锐利。尾上下均被有稀毛。成兽背部及两侧棕灰色并具光泽,毛基灰色,无白尖的针毛。吻侧毛色较浅。体腹面毛较稀,色浅。幼兽毛色较深,周身均为黑灰色。
分布区域
陕西、甘肃、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