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霍乱

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引起霍乱的菌群包括O1群和O139血清群,O1群霍乱弧菌又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能引起大流行,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剧烈的腹泻、呕吐,以及由此引起的脱水、肌肉痉挛,严重者可导致循环衰竭。及时接受正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英文名称

cholera

其它名称

时疫霍乱、真霍乱

疾病分类

传染病

遗传性

不会遗传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传染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剧烈腹泻伴呕吐、脱水、肌肉痉挛

主要病因

由霍乱弧菌感染引起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生化检查、粪便涂片染色、动力试验和制动试验、快速辅助检测、PCR检测、血清免疫学检查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隔离,以免病情加重和疾病播散。

临床分类

1、轻型(非典型)

主要见于O1群霍乱,大部分仅轻度腹泻,极少伴有呕吐,大便每日2~10次,可为软便、稀便、黄水样便,个别可带黏液伴血丝,一般无发热,无腹痛及里急后重。少数有隐约腹痛或低度发热,甚或阵发性绞痛。儿童可有高热。病程约在3~5天内恢复。

2、中型(即典型)

腹泻次数较多,达每日10~20次,大便呈米汤水状,有一定程度脱水,血压下降,收缩压70~80mmHg,脉细,血浆比重1.031~1.040,24小时尿量在500ml以下。

3、重型

吐泻频繁,脱水重,血压下降,甚至不能测得。脉速弱,不能触及,血浆比重大于1.041,尿极少或无。

4、暴发型(亦称干性霍乱)

是一种特殊类型,以休克起病,无泻吐或泻吐较轻,无脱水或仅轻度脱水,未待吐泻即出现严重中毒性循环衰竭而死亡。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本病具有传染性,为我国甲类传染病,也是国际检疫传染病。

传染源

本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带菌者。患者发病期一般可连续排菌5天,也有2周以上者。其吐泻物中可有大量霍乱狐菌,导致疾病的传播。

传播途径

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源和食物可引起霍乱暴发流行,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亦引起间接传播。此外,弧菌能通过污染鱼、虾等水产品引起传播。

发病率

目前国内暂无权威的该疾病发病相关数据。

好发人群

人群对霍乱弧菌普遍易感。

好发地区

霍乱在我国流行地区主要是沿海一带,如广东、广西、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为多。

好发季节

在我国霍乱流行季节为夏秋季,以7~10月为多。

病因

总述

霍乱是由O1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霍乱患者或带菌者,常常通过污染的水或者食物传染。

基本病因

1、人体食入霍乱弧菌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力、食入弧菌的数量和致病力。正常胃酸可杀灭一定数量的雀乱弧菌,口服菌苗可使肠道产生特异性lgM、lgG和IgA抗体,亦能阻止弧菌黏附于肠壁而免于发病。

2、霍乱弧菌经胃抵达肠道后,通过鞭毛运动以及弧菌产生的蛋白酶作用,穿过肠黏膜上的黏液层,在TcpA和霍乱弧菌血凝素的作用下,黏附于小肠上段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霍乱弧菌在小肠的碱性、富含营养素和胆盐的环境中迅速繁殖,并产生外毒素性质的霍乱肠毒素。

3、霍乱肠毒素是引起霍乱症状的主要物质。它由1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成,当霍乱肠毒素与肠黏膜接触后,B亚单位识别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膜表面受体-神经节苷脂(GM1),并与之结合,接着具有酶活性的A亚单位进入肠黏膜细胞内,A亚单位能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中转移二磷酸腺苷-核糖至G蛋白,G蛋白经ADP核糖化后其GTP酶的活性受到了抑制导致腺苷酸环化酶(AC)持续活化,其结果促进三磷酸腺苷(ATP)不断转变为环磷酸腺苷(cAMP)。

4、当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时,即刺激肠黏膜隐窝细胞过度分泌水氯化物及碳酸氢盐。同时抑制肠绒毛细胞对钠的正常吸收,以致出现大量水分和电解质聚集在肠腔,形成本病特征性的剧烈水样腹泻。

5、霍乱肠毒素还能促使肠黏膜杯状细胞分泌黏液增多,使腹泻水样便中含大量黏液。此外腹泻导致的失水,使胆汁分泌减少,因而腹泻出的粪便可呈“米泔水”样。

症状

总述

霍乱的潜伏期为1~3天(数小时~5天)。多为急起发病,古典生物型和O139型霍乱弧菌引起的疾病,症状较重;埃尔托生物型所致者常为轻型,隐性感染较多。典型病例病程分三期。

典型症状

1、泻吐期

(1)腹泻:常为首发症状,无痛性剧烈腹泻,不伴有里急后重,粪便性状由泥浆样或水样含粪质,可见黏液,速转为米泔样水便或洗肉水样血便,无粪质,便次逐增,每日数次至十余次,重则从肛门直流而出,每次便量超过1000ml,无粪臭,稍有鱼腥味。O139群霍乱的患者发热、腹痛比较常见(达40%~50%),可并发菌血症等肠道外症状。

(2)呕吐:发生在腹泻之后,多不伴恶心,呈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初为胃内容物,后为水样,严重者可呕吐“米泔水”样液体,与粪便性质相似。轻者可无呕吐。

2、脱水期

频繁吐泻导致机体大量丢失水分和电解质,内环境紊乱,甚至发生循环衰竭。本期持续时间为数小时至2~3天,治疗是否及时和正确是缩短本期病程的关键。

(1)脱水:轻度脱水约失水1000ml(儿童70~80ml/kg)。可见皮肤黏膜稍干燥,皮肤弹性略差。中度脱水约失水3000~3500ml(儿童80~100ml/kg),可见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声音轻度嘶哑、血压下降及尿量减少。重度脱水者约失水4000ml,出现皮肤干皱、无弹性,声音嘶哑,并可见眼眶下陷,两颊深凹,神志淡漠或不清的“霍乱面容”,患者极度无力,尿量明显减少。

(2)肌肉痉挛:由于吐泻使钠盐大量丢失,低钠可引起腓肠肌和腹直肌痉挛,表现为痉挛部位的疼痛,肌肉呈强直状态。

(3)低血钾:频繁地腹泻使钾盐大量丧失,低血钾可引起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鼓肠,甚至心律失常。

(4)尿毒症、酸中毒:临床表现为呼吸增快,严重者除出现Kussmaul大呼吸(深长规则大呼吸,频率或快或慢)外,还可有意识障碍,如嗜睡、感觉迟钝甚至昏迷。

(5)循环衰竭:是严重失水所致的低血容量休克。出现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甚至不能触及,血压下降或不能测出。继而由于脑部供血不足,脑缺氧而出现意识障碍,开始为烦躁不安,继而呆滞、嗜睡甚至昏迷。

3、恢复期或反应期

腹泻停止,脱水纠正后多数患者症状消失,体温、脉搏、血压恢复正常,尿量增加,体力逐步恢复。有约1/3病例由于血液循环的改善,残留于肠腔的内毒素被吸收进入血流,可引起轻重不一的发热,一般患者体温高达38~39℃,持续1~3日后自行消退。尤以儿童多见。

4、其他

除典型病例外,尚有一种罕见的暴发型或称中毒型,又称“干性霍乱"。本型起病急骤,尚未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即迅速进入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并发症

1、急性肾衰竭

由低血容量休克得不到及时纠正而引起,低血钾也可以加重肾损害。表现为少尿和氮质血症,严重者出现尿闭,可因尿毒症而死亡。多发生于病后7~9天。

2、急性肺水肿

代谢性酸中毒可导致肺循环高压和肺水肿,大量不含碱的盐水补充也可加重肺循环高压。表现有胸闷、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状痰、颈静脉怒张及肺底湿啰音等。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腹泻、呕吐、脱水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而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生化检查、粪便涂片染色、动力试验和制动试验、快速辅助检测、PCR检测、血清免疫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包括一般检查和腹部检查等。其中一般检查包括生命体征、脱水、营养、贫血以及皮肤有无黄染等;腹部检查时注意腹部外形、压痛以及肠鸣音等情况。本病可能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肠鸣音亢进等。

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

(1)血常规:脱水患者可表现为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均升高。

(2)尿常规:可有少量蛋白,镜检有少许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

(3)粪便常规:可见黏液和少许红细胞、白细胞。

(4)生化检查:可有尿素氮、肌酐升高,而碳酸氢根离子下降。电解质可受治疗因素影响,治疗前由于细胞内钾离子外移,血清钾可在正常范围,当酸中毒纠正后,钾离子移入细胞内而出现低钾血症。

2、病原菌检查

(1)粪便涂片染色:粪便涂片并做革兰染色,显微镜下可见革兰染色阴性的弧菌,呈“鱼群”样排列。

(2)动力试验和制动试验:取发病早期的新鲜粪便或碱性胨水增菌培养6小时后,做暗视野显微镜检,可见穿梭状运动的弧菌,即为动力试验阳性。随后加上1滴O1群抗血清,若细菌停止运动,提示标本中有O1群霍乱弧菌;如细菌仍活动,再加1滴O139抗血清,细菌活动消失,则证明为O139霍乱弧菌。

(3)增菌培养:所有怀疑霍乱的患者均应留取粪便,除做显微镜检外,还要进行增菌后分离培养。粪便留取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并尽快送到实验室做培养。

(4)快速辅助检测:目前使用较多的是霍乱弧菌胶体金快速检测法,该方法主要检测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抗原成分,操作简单。应用纯化的弧菌外膜蛋白抗血清,采用ELISA方法,可快速检测粪便中的弧菌抗原,用于快速诊断。

(5)PCR(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通过PCR方法识别霍乱弧菌毒素基因来诊断霍乱,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较高,需要在符合PCR实验条件的实验室中进行,同时需要严格的核酸提取操作。

3、血清免疫学检查

霍乱弧菌感染后,能产生抗菌抗体和抗肠毒素抗体。抗菌抗体中的抗凝集素抗体一般在发病第5天出现,病程8~21天达高峰。血清免疫学检查主要用于流行病学的追溯诊断和粪便培养阴性的可疑患者的诊断。抗凝集素抗体双份血清滴度4倍以上升高有诊断意义。

诊断

诊断原则

在霍乱流行地区,流行季节,任何有腹泻和呕吐的患者均应疑及霍乱可能,因此,均需做排除霍乱的粪便细菌学检查。凡有典型症状者,应先按霍乱处理。

诊断依据

1、诊断标准

具有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霍乱:

(1)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

(2)霍乱流行期间,在疫区内发现典型的霍乱腹泻和呕吐症状,并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和肌肉痉挛者。虽然粪便培养未发现霍乱弧菌,但无其他原因可查者。如有条件可做双份血清凝集试验,滴度4倍上升者可诊断。

(3)疫源检索中发现粪便培养阳性前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霍乱。

2、疑似诊断

具有以下之一者,可能疑似为霍乱:

(1)具有典型霍乱症状的首发病例,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

(2)霍乱流行期间与霍乱患者有明确接触史,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3)疑似患者应进行隔离、消毒,并每日做粪便培养,若连续2次粪便培养阴性,可作否定诊断,并作疫情订正报告。

鉴别诊断

1、细菌性食物中毒

主要病原菌包括副溶血性弧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等,由于细菌在食物中产生肠毒素,人进食后发病。起病急骤,有食用海(水)产品或不洁食物史,潜伏期短,常先吐后泻,排便前往往有肠鸣、阵发性腹部剧痛,粪便为黄色水样便,偶带胀血。收集患者粪便、呕吐物或可疑食物可检出相应的病原菌。

2、急性细菌性痢疾

由志贺菌侵袭肠黏膜,引起肠黏膜炎症及溃疡,并排出炎性渗出物。临床表现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胀血便为主要特征,有全身中毒症状。急性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可出现高热,在儿童患者早期出现烦躁、谵妄、惊厥等,初期肠道症状不明显,成人患者主要表现为脓血便频繁、循环系统症状明显。从粪便或肛拭子等标本中检出志贺菌可确诊。

3、病毒性肠炎

常见病原体为人轮状病毒,侵犯各年龄组,多见于婴幼儿,好发于秋冬季,可呈流行性,部分患者同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发热,中毒症状轻,常为自限性,黄便稀软或黄水样,临床表现与轻型霍乱相似。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阴性,轮状病毒检查阳性。其他如诺如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和星状病毒等也可引起腹泻。

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原则为严格隔离,及时补液,辅以抗菌和对症治疗。重症患者应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记录出入量变化。

对症治疗

1、重症患者补足液体酸中毒纠正后,血压仍较低者,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血管活性药物。

2、若有急性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时,应调整输液速度,给予镇静剂、利尿剂及强心剂,可应用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

3、严重低钾血症者应静脉滴注氯化钾治疗。

4、对急性肾衰竭者应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如出现高血容量、高血钾、严重酸中毒,必要时可采用透析治疗。

一般治疗

1、严格隔离

患者应按甲类传染病进行严格隔离,及时上报疫情。确诊患者和疑似病例应分别隔离,患者排泄物应彻底消毒。患者症状消失后,隔天粪便培养一次,连续两次粪便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2、补液疗法

及时正确地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是治疗霍乱的关键,可以使病死率从5%以上降低到1%以下。轻度脱水患者以口服补液为主,中、重型脱水患者或呕吐剧烈不能口服补液的患者进行静脉补液,待病情稳定、脱水程度减轻、呕吐停止后尽快开始口服补液。

药物治疗

在补液过程中使用抗菌药物辅助治疗,以缩短病程、减少腹泻频次和迅速清除粪便中病原菌。常用药物为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多西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等。

相关药品

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多西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片

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所感染霍乱弧菌的生物型、临床病情轻重、治疗是否及时和正确有关。此外,年老体弱、婴幼儿或有并发症者预后差,可能危及生命。死亡原因主要是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

危害性

1、部分患者可出现急性肾衰竭等危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2、本病可传染给其他人。

治愈性

及时接受正规治疗,一般可以痊愈。

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日常

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并注意防止疾病的传播。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急性起病,骤然吐泻,患者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且本病为传染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因为害怕将疾病传染给家人而产生忧虑的心理。

2、护理措施

(1)家属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帮助患者用适当的方法宣泄负面情绪。

(2)患者应保持心境平和,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治疗,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

用药护理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若出现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卫生的居住环境,避免外界的刺激。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促进机体恢复。

3、病情允许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

5、本病具有传染性,生病期间注意严格隔离,与家人实行分餐式进食,对患者的分泌物应该进行消毒后排放,防止疾病传播。

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复查血常规、便常规、生化等。

饮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宜清淡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谷物、豆类和奶制品,保持充足的营养。

2、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生食,不饮生水。

饮食禁忌

1、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2、避免食用牛奶、豆浆等易引起肠胀气的食物。

3、避免吃霉变食品。

预防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尽量避免去疾病暴发地区,避免接触患者。

2、应养成卫生的饮食习惯,不饮生水,不吃生食,特别是海鲜,一定要煮熟后食用。

3、日常生活中,尽量不与人共用餐具。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应勤洗手、洗澡,特别是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打扫卫生。

5、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剧烈腹泻伴呕吐。

2、脱水、肌肉痉挛。

3、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本病为传染性疾病,患者应及时到传染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应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之前去过哪里?有没有吃过生食或喝过生水?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周围的人有没有类似的症状?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9-0044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