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面瘫

耳面瘫,中医病名。是因耳部脉络痹阻所致的以口眼㖞斜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本病好发于成年人,单侧面瘫多见。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瘫等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治疗。
英文名称
其它名称
相关中医疾病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主要病因
流行病学
好发人群
成年人
病因
基本病因
本病多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人中脉络,气血痹阻,筋脉弛缓而发病。
检查
实验室检查
检查可见两侧面容不对称,患侧不能提额、皱眉、闭眼,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嘴角歪向健侧,患侧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漏气,口涎外流,不能自收。
诊断
诊断原则
本病以突然发生一侧口角㖞斜和闭眼障碍为主要症状,可伴有溢泪、喝水时嘴角漏水等症状。
诊断依据
本病以突然发生一侧口角㖞斜和闭眼障碍为主要症状,可伴有溢泪、喝水时嘴角漏水等症状。
鉴别诊断
耳面瘫应与中枢性面瘫相鉴别。
鉴别要点在于眼裂以上部位是否瘫痪:中枢性面瘫主要是眼裂以下部分瘫痪,因此闭眼、提额、皱眉等动作不受影响;耳面瘫则累及眼裂以上,因此还出现一侧闭眼障碍、额纹变浅或消失等表现。
预防
预防措施
1、调畅情志,注意饮食起居,提高机体抵抗力。
2、因眼睑不能闭合,要对患眼进行防护,可戴眼罩或以纱布短期覆盖。
3、每日自行按摩患侧,以免日久面部肌肉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