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挺

阴挺,中医病名。是指妇女子宫下脱,甚则脱出阴户之外,或阴道壁膨出,又称阴脱。根据突出形态的不同而有阴菌、阴痒、葫芦颓等名称;因多由分娩损伤所致,故又有产肠不收之称。本病主要病机为气虚下陷与肾虚不固。治疗原则为虚者补之,陷者举之,脱者固之。西医学盆腔脏器脱垂可参照本病辨证治疗。
英文名称
其它名称
相关中医疾病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主要病因
病因
本病主要病机为气虚下陷与肾虚不固致胞络受损,带脉提摄无力,而子宫脱出。
1、气虚
素体虚弱,中气不足;或分娩损伤,冲任不固;或产后过劳,耗气伤中;或长期咳嗽、便秘,致脾气虚弱,中气下陷,固摄无权,故阴挺下脱。
2、肾虚
先天不足,或年老体虚,或房劳多产,致胞络损伤,系胞无力,亦令下脱。
检查
妇科检查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后,检查判断子宫脱垂的程度、阴道前后壁膨出及会阴撕裂的程度。
诊断
1、病史
多有分娩损伤史;产后过早操劳;产育过多史;慢性疾病,如长期咳嗽、便秘史。
2、临床症状
有物自阴道下坠,甚至脱出阴道口外,卧床休息可变小或消失,站立过久或劳累后症状明显。伴腰骶部酸痛,小腹下坠,排尿困难、尿频或癃闭、失禁,大便秘结。若摩擦日久,可致宫颈和阴道壁溃疡,带下量多,黄水淋沥。
3、以患者平卧用力向下屏气时子宫下降最低点为分度标准,将子宫脱垂分为3度。
(1)I度:轻型: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
(2)II度:轻型:宫颈脱出阴道口外,宫体仍在阴道内;重型:宫颈及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外。
(3)III度:宫颈与宫体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
1、病史
多有分娩损伤史;产后过早操劳;产育过多史;慢性疾病,如长期咳嗽、便秘史。
2、临床症状
有物自阴道下坠,甚至脱出阴道口外,卧床休息可变小或消失,站立过久或劳累后症状明显。伴腰骶部酸痛,小腹下坠,排尿困难、尿频或癃闭、失禁,大便秘结。若摩擦日久,可致宫颈和阴道壁溃疡,带下量多,黄水淋沥。
3、以患者平卧用力向下屏气时子宫下降最低点为分度标准,将子宫脱垂分为3度。
(1)I度:轻型: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cm,未达到处女膜;重型:宫颈外口已达处女膜缘,阴道口可见宫颈。
(2)II度:轻型:宫颈脱出阴道口外,宫体仍在阴道内;重型:宫颈及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外。
(3)III度:宫颈与宫体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
1、子宫黏膜下肌瘤(带蒂脱出型)
本病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或月经周期缩短,白带异常。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外口有红色、质地硬韧脱出的肿块,也可脱出至阴道口,但肿块上见不到宫颈外口,阴道内可触及宫颈。B超宫腔内可见条状低回声带,宫颈管可扩张,脱出物为实性低回声团块。
2、阴道壁肿物
本病临床一般无不适,可有白带增多。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壁肿物(囊性或实性)在阴道壁内,边界清楚,活动或固定。